欧利希氏六○六英文解释翻译、欧利希氏六○六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hrlich 606
分词翻译:
欧的英语翻译:
【医】 ohm
利的英语翻译: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希的英语翻译:
hope; rare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六○六的英语翻译:
【医】 salvarsan
专业解析
欧利希氏六○六(Oulixishi 606),音译自德语“Ehrlich-Hata 606”或简称“Salvarsan 606”,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保罗·欧利希(Paul Ehrlich)与秦佐八郎(Sahachiro Hata)共同研发的首个合成抗梅毒药物。其命名中的“六○六”指该化合物在研发过程中经过的第606次试验配方。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构成与背景
-
欧利希氏
指德国免疫学家保罗·欧利希(Paul Ehrlich, 1854–1915),他提出“魔弹理论”(针对病原体的靶向治疗),并于190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姓氏音译为“欧利希氏”符合早期中文文献对人名加“氏”的惯例。
-
六○六
为化合物编号,源自欧利希团队对含砷化合物进行系统性筛选时的试验序列号。第606号化合物(化学名:二羟基二氨基偶砷苯)最终被证实对梅毒螺旋体有效。
二、科学意义与药理特性
- 里程碑价值:作为首个靶向抗菌化学疗法药物,欧利希氏六○六(通用名:胂凡纳明)于1910年上市,标志现代化学治疗的诞生。其通过砷原子破坏梅毒螺旋体代谢,大幅降低当时梅毒致死率。
- 局限性与改进:因水溶性低、需静脉注射且含毒性,后被改良为“新胂凡纳明”(编号914)。二者统称“砷剂”,直至1940年代被青霉素取代。
三、历史影响与文化符号
- 中文语境传播:民国时期引入中国时称“欧利希散”或“六○六针”,成为“西药”的代名词之一。鲁迅在《药》等作品中提及,反映其社会认知度。
- 医学伦理争议:早期临床试验曾引发对受试者权益的讨论,推动现代医学伦理规范形成。
权威参考资料
- 诺贝尔奖官网. Paul Ehrlich – Biographical.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08/ehrlich/biographical/
- 美国化学会. Salvarsan – The First Chemotherapeutic Agent. https://www.acs.org/content/acs/en/education/whatischemistry/landmarks/salvarsan.html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The History of Antibiotics.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020106
- 英国医学期刊. From Salvarsan to Penicillin. https://www.bmj.com/content/351/bmj.h5509
网络扩展解释
“欧利希氏六○六”是20世纪初一种重要药物的俗称,其正式名称为洒尔佛散(Salvarsan),由德国科学家保罗·欧立希(Paul Ehrlich)团队研发。以下是详细解释:
1.名称由来
- 欧利希氏:以发现者保罗·欧立希命名,他是免疫学和化学疗法的先驱,1908年因免疫学贡献获诺贝尔奖。
- 六○六:指该药物是团队测试的第606种含砷化合物,最终发现其对梅毒螺旋体有效。
2.作用与意义
- 首个靶向抗菌药:洒尔佛散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化学合成、针对特定病原体(梅毒螺旋体)的药物,标志着现代化学疗法的开端。
- 治疗梅毒:在青霉素问世前,它是梅毒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幅降低了这一性传播疾病的致死率。
- 副作用:含砷成分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肝肾毒性,需严格剂量控制。
3.历史背景
- 研发时间:1909年发现,1910年上市。
- 替代药物:1940年代青霉素普及后逐渐被取代,因后者更安全高效。
4.科学影响
- 欧立希提出“魔法子弹”概念,即药物精准攻击病原体而不伤宿主,为后续抗生素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 尽管副作用明显,但其成功激励了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后续研究。
“欧利希氏六○六”是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药物,虽因毒性被淘汰,但其开创性思路推动了现代抗菌治疗的发展。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细节,建议查阅医学史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号集出口报关大部点心电子监视反色肥皂热透个中老手合同更改通知书化学价辉绿岩弧角开关继承牙接地铜管酒花椿象可编程序细胞阵列模数转换脓性全眼球炎平面视野计检查法三耳畸胎生染的天蚕蛾调整电池图表信息检索语言退婚推事办公室未扰动魏氏C型梭状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