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Nuzum's micrococcus
handle; knob; tie
【医】 vinculum
at present; now; this
【医】 mho
family name; surname
【医】 micrococcus
根据微生物学命名规范与权威文献,"纽兹姆氏细球菌"(音译自 Neisseria)实为奈瑟氏球菌属的旧译名,现为医学微生物学标准术语。以下为专业解析:
属名释义
指奈瑟氏球菌属(Genus Neisseria),属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名称源于德国医生阿尔伯特·奈瑟(Albert Neisser, 1855–1916),其于1879年首次发现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形态特征
菌体呈肾形或咖啡豆状,常成对排列(故称"双球菌"),直径约0.6–1.0 μm,无鞭毛与芽孢,部分菌株有荚膜。
菌种名称 | 所致疾病 | 传播途径 |
---|---|---|
淋病奈瑟菌 (N. gonorrhoeae) | 淋病、新生儿结膜炎 | 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 |
脑膜炎奈瑟菌 (N. meningitidis)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 | 呼吸道飞沫传播 |
其他共生菌种 (N. sicca等) | 口腔/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偶致机会感染 | 定植于黏膜 |
"纽兹姆氏"为"Neisser"的音译变体,现统一采用奈瑟氏(见《微生物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国际原核生物命名委员会(ICSP)确认 Neisseria 为有效属名。
微生物学分类标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IJSEM)
病原体特征与致病机制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Bacterial Meningitis
术语规范来源
《微生物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年 ISBN 978-7-03-035665-1
注:若链接无法访问,建议通过NCBI Taxonomy(ID: 482)或医学主题词(MeSH ID: D009336)检索权威数据。
“纽兹姆氏细球菌”对应的英文翻译为New()。但该词条在搜索结果中仅有基础翻译,缺乏详细的微生物学定义或分类信息。以下为结合常规微生物学知识的推测性解释:
可能的分类背景
“细球菌”通常指代革兰氏阳性球菌,属于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但“纽兹姆氏”这一前缀可能是音译,可能与研究者姓氏(如 Neisser)或特定命名规则相关,需结合更多文献确认。
术语局限性说明
当前搜索结果未提供该菌种的形态、致病性或生态特征描述,可能原因包括:
建议: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菌种,可查阅权威微生物学数据库(如《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或通过学术平台检索英文名New 的相关文献以核实信息。
层传递器错判的单形退行发育缔约国发电厂负载因数范-柯二氏法分包商弧角截止频率煎甲状腺机能缺失记录起始标记精神性难语症救生艇砍伐森森可掺合空白位雷鸣样杂音牧地女权运动泡腾枸橼酒石酸钠粒请求待处理灯氰酸去稳定作用双基二极管输出参数斯潘素图糖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