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ndorphin
内啡肽(Endorphin)是人体自然分泌的神经递质,由英文"endogenous morphine"缩合而成,中文译为"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为"endorphin",特指由脑下垂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的肽类化合物,具有镇痛与调节情绪的双重作用。
从生物化学角度,内啡肽属于阿片肽家族,包含α、β、γ三种亚型。其中β-内啡肽活性最强,通过与μ型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参考《神经科学年鉴》2023年研究成果)。这种机制不仅能缓解物理疼痛,还能在运动后产生"跑步者高潮"(Runner's High)现象,此结论得到哈佛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中心的实验证实。
临床医学研究显示(《柳叶刀》2024年研究报告),内啡肽浓度提升可增强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对抑郁症辅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指南同时指出,中等强度运动能使内啡肽分泌量提升200%,该数据源于其对12国健康监测的元分析。
在神经语言学层面,"内啡肽"作为医学借词,其构词法体现了汉语科技术语翻译的直译特征,既保留希腊词根"endon"(内部)和"morphē"(形态)的原义,又通过"肽"字准确表征其生物化学属性,这种译法被收录于《牛津汉英双解医学词典》第7版。
内啡肽(Endorphin)是人体内一类具有镇痛和调节情绪作用的神经肽类物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来源与结构
内啡肽由脑下垂体和下丘脑分泌,属于内源性阿片样肽,包含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等多种类型。其化学结构为氨基酸组成的短链多肽,通过结合阿片受体发挥作用。
发现与分类
1975年被发现,分为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β-内啡肽在垂体中含量最高。
镇痛作用
内啡肽能缓解疼痛,类似于吗啡效果,但无药物依赖风险。例如,日常关节磨损或运动损伤时,内啡肽可减轻不适感。
情绪调节
被称为“快乐因子”,在运动、大笑或享受美食时释放,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同时缓解压力与焦虑。
提升认知功能
增强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帮助进入高效学习或工作状态。
与多巴胺不同,内啡肽的快乐效应需要付出努力(如长期运动或挑战性任务),但回报更持久,被称为“高级快乐激素”。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医学平台或百科词条(如、2、5、6等来源)。
按钮选择泵的抽吸高度变径接头尘埃镜弹响指电描记图丢失链多路转换类型都市分类寄存器干净空气高辛烷值组分规则表后甲板后续条件换行符渐强甲酰四氢叶酸SF节拍器的积分检波器昆布素肋结节末期水肿蠕行三氯-2-丙醇嗜菌体疗法锁骨下窝停泊处通带滤波器褪黑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