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器的英文解释翻译、节拍器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metronomic
分词翻译:
节拍器的英语翻译:
metronome
【医】 metronome
专业解析
节拍器 (Jiépāi qì)
汉英词典释义:
节拍器是一种用于稳定音乐节奏的计时工具,通过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或闪光提示演奏者保持准确的速度(tempo)。其英文对应术语为Metronome,源自希腊语“metron”(测量)和“nomos”(规律)。
核心功能与原理:
- 节奏标准化:通过可调节的摆锤或电子频率发生器设定每分钟节拍数(BPM),例如 ♩=60 表示每分钟60拍。
- 速度标记对应:节拍器刻度通常关联古典音乐的速度术语,如:
历史与演变:
- 机械节拍器:1815年由荷兰发明家迪特里希·尼古拉斯·温克尔(Dietrich Nikolaus Winkel)首创,后经德国约翰·梅尔策尔(Johann Maelzel)改良并商业化,称为“梅尔策尔节拍器”(Maelzel Metronome, MM)。
- 电子/数字节拍器:现代版本采用石英振荡或数字算法,支持复合节奏(如三连音)、灯光提示及蓝牙同步功能。
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权威术语对照: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定义示例 |
节拍器刻度 |
Metronome marking |
♩=120(每分钟120个四分音符) |
摆锤 |
Pendulum |
机械节拍器的摆动部件 |
BPM |
Beats Per Minute |
速度量化的国际标准单位 |
延伸阅读
- 声学原理:机械节拍器遵循单摆周期公式 $$ T = 2pi sqrt{frac{L}{g}} $$(T为周期,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通过调节摆锤位置改变速度。
- 文化影响:贝多芬是首位在乐谱(《第八交响曲》)中标注MM编号的作曲家,推动节拍器成为古典音乐的标准化工具。
参考资料
- 《牛津音乐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Metronome" 条目
- 国际标准组织 ISO 80000-8:2020(音乐声学计量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节拍器是一种用于音乐练习和演奏的装置,能够在不同速度下发出稳定的节拍声,帮助演奏者建立精准的节奏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类型
节拍器通过机械、电动或电子原理运作,可调节并维持固定频率的节拍声。常见的类型包括:
- 机械节拍器:如金字塔形木制装置,利用钟摆和发条驱动,通过游尺刻度调节速度()。
- 电子节拍器:现代设备支持更多功能,如闪光提示、多拍型切换等()。
2.历史发展
- 首架节拍器由巴黎人E.卢列于1696年发明,但真正普及的是1816年奥地利人J.N.梅尔策尔改进的版本,其结构沿用至今()。
- 贝多芬是首位用梅尔策尔节拍器标注作品速度的作曲家,例如《第八交响曲》的慢板乐章()。
3.功能与作用
- 稳定节奏:通过均匀的“滴答声”避免演奏速度忽快忽慢()。
- 培养速度感:帮助练习者掌握不同速度标记(如M.M.80表示每分钟80拍),提升对乐曲速度的敏感度()。
- 强化练习效果:尤其在初学阶段,可改善节奏重音、复杂拍型的准确性()。
4.使用方法
- 调节游尺或按钮设定速度(通常覆盖40-210拍/分钟),例如“=120”表示每分钟120拍()。
- 根据乐曲拍型选择模式,如4/4拍时每小节响4声,3/4拍响3声()。
5.音乐意义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要素之一,节拍器通过标准化速度训练,使演奏者形成内在的节奏框架,为技巧提升和复杂曲目学习奠定基础()。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或技术细节,可参考音乐理论教材或专业百科(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