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港英文解释翻译、目的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port of debarkation; port of destination
【经】 destination port; port of destination
相关词条:
1.destinationport 2.finaldestination
分词翻译:
目的英语翻译: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医】 order
港的英语翻译:
harbor
专业解析
目的港(Destination Port)指货物运输的最终抵达港口,是国际物流中划分运输责任与费用结算的关键节点。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维度:
一、基础定义
在汉英词典中,“目的港”对应英文术语“Port of Destination” 或“Final Port of Discharge”,指海运、空运或多式联运中货物完成运输流程的指定卸载港口。例如:
“货物将于下月抵达目的港新加坡。”
The cargo will arrive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 (Singapore) next month.
(来源:《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
二、法律与商业内涵
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如INCOTERMS® 2020),目的港决定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界限及费用承担范围:
- 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卖方承担至目的港的运费及保险费,货物损毁风险在装运港转移至买方。
- DAP(目的地交货):卖方需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目的港(或目的地),并承担运输风险直至卸货前。
(来源: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三、业务实践要点
- 提单标注: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必须明确标注目的港,作为货物交付的唯一合法依据。
- 清关与税费:目的港所在国的海关政策直接影响进口清关流程,包括关税、检验检疫要求(如FDA、CE认证)。
- 物流调度:目的港的拥堵情况、装卸效率(如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可能影响整体供应链时效。
四、术语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对目的港危险品申报的规定
-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运输法公约》(鹿特丹规则)第12条“交货义务”
- 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目的港申报条款
(注:因平台限制无法提供实时链接,建议通过上述机构官网或法律数据库查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目的港(Port of Destination)是国际贸易和运输中的核心术语,指货物运输的最终卸货港口,也是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交付地点。以下从定义、规定方式、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目的港是货物运载工具的航程终点和最终卸货港口。在贸易合同中,通常由买方提出,经卖方同意后确定。其英文表述为“Destination Port”,也称作“卸货港”(Discharge Port)或“最终目的地港口”。
二、目的港的规定方法
- 单一港口:合同中明确指定一个港口,例如“目的港:圣多斯”。
- 多个港口:允许买方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两个或多个港口(如“伦敦/曼彻斯特”),常见于买方需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货物接收地的情况。
- 模糊约定:仅规定区域(如“欧洲主要港口”),需后续补充具体港口,灵活性较高但可能引发争议。
三、作用与重要性
- 责任划分:在CIF、CFR等贸易条款下,卖方责任通常延续至货物到达目的港并完成卸货。
- 费用核算:目的港直接影响海运费用(如港口费、码头操作费)及关税计算。
- 风险转移:货物风险一般以目的港为界,卸货前风险由卖方承担,卸货后转移至买方。
四、选择目的港的注意事项
- 明确性:需在合同中清晰标注港口全称,避免因名称相似导致误运(例如“Victoria”可能指向加拿大或中国香港)。
- 可行性:需评估港口吞吐能力、政策稳定性(如战乱地区港口可能增加风险)。
- 合规性:部分国家对特定商品有进口限制,需确保目的港所在国允许货物入境。
五、相关术语扩展
- 装货港(Port of Loading):货物装船的起始港口。
- 挂靠港(Port of Call):船舶中途停靠的港口。
- 到货港(Port of Arrival):船舶实际抵达的港口,可能与目的港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贸易条款(如DES、FOB)与目的港的关系,可参考国际贸易实务指南或具体合同案例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苯基·乙基酮残余贡献电分厘卡电源控制多发性皮下坏疽防垢剂非营业费用高硫原油过剩后外理机兼性死物寄生菌假性骨软化继电器选择器接触电势差橘子水卡拉巴豆库仑场雷达指标裂变产物电荷分布毛制品灭绝人性切速炔键人口增加三叶的蛇纹大理石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臀转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