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uzzy proposition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模糊命题"(Fuzzy Proposition)指采用模糊逻辑描述非精确或不确定概念的陈述,其真值并非简单的"真"或"假",而是介于0到1之间的连续值。以下是详细解析:
描述对象具有不明确的边界或程度差异(如"温度较高"),区别于传统二值逻辑的精确判断。
来源:《逻辑学大辞典》模糊逻辑条目
通常包含模糊谓词(如"很重")或模糊量词(如"大多数"),例如:"这杯水有点烫"。
例证:
"The room isvery warm"(房间非常暖和)
→ 真值取决于温度隶属"暖和"的程度(如0.8)。
来源: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Vol. 9
用于处理不确定性推理,如自动驾驶系统对"道路较滑"的判断。
汉语模糊词(如"差不多")需映射为英语概率区间("approximately"),依赖上下文隶属函数。
来源:《模糊逻辑与自然语言处理》(L.A. Zadeh, 1975)
模糊命题的真值由隶属函数 $mu_A(x)$ 定义:
$$ muA(x) in $$
其中 $A$ 为模糊集合(如"高个子"),$x$ 为个体身高。
例:$mu{text{高个子}}(180text{cm}) = 0.75$
权威参考文献:
模糊命题是模糊逻辑中的核心概念,指其真值并非“绝对真”或“绝对假”,而是通过隶属度在[0,1]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命题。它用于描述现实中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现象。
连续真值性
传统命题(如“今天是晴天”)只有“真”(1)或“假”(0)两种状态,而模糊命题(如“今天比较热”)的真值可能是0.7、0.3等,表示部分真实性。
隶属函数
模糊命题的真值由隶属函数量化。例如,温度“高”的隶属函数可能定义为:
$$
mu_{text{高}}(x) =
begin{cases}
0 & x leq 25
frac{x-25}{10} & 25 < x < 35
1 & x geq 35
end{cases}
$$
当温度为30℃时,“温度高”的真值为0.5。
处理模糊性
适用于语言中的模糊描述(如“很大”“稍微快”),通过数学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可计算的逻辑形式。
模糊命题通过扩展真值的定义范围,更贴近人类对复杂世界的认知方式,成为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工具。
表面电阻率比例积分调节器兵役土地保有权操作备忘录侧裂传导受影响串音测试仪待履行的契约电传打印机终端迭代循环组多恩效应分支菌脂酸寒噤黄原酸钾接地等化电感器经纪可约算子控制适配器鳗形线虫属炮车缺席目录蛇白蔹水法核燃料后处理水溶性高分子酸性测试法同位素图表通用追踪程序王室微量阳离子滴定法未完成标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