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diffused sound
漫射声(diffuse sound)指在封闭空间中经过多次反射后均匀分布的声音场现象,其声波能量呈现无方向性、各向同性的传播特性。该术语由德国物理学家W.C. Sabine在1900年提出,奠定了现代建筑声学理论基础。
从声学原理分析,漫射声需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声场中任意点的声强相等;2)声能传播方向均匀分布;3)相位随机分布。这种声场状态常见于混响室、音乐厅等经过专业声学设计的空间,与直达声(direct sound)共同构成室内声学环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382-1:2009标准规定,当声压级波动范围≤±1dB时可判定为理想漫射声场。工程实践中常采用扩散体(diffuser)或吸声材料组合来优化空间声场分布。
权威参考文献:
“漫射声”是一个声学领域的术语,结合搜索结果和相关物理概念,其含义可以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漫射声”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因遇到粗糙表面或不规则障碍物时,向各个方向散射的现象。这种散射使声场分布趋于均匀,无明显方向性()。
物理原理
其原理类似于光的“漫反射”:当声波投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由于表面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声波会向多方向无规则反射。这种现象常见于声学设计空间(如音乐厅),通过墙面结构优化声音扩散,避免回声聚集()。
应用场景
英文对应
英语中译为“diffused sound”或“diffused sound”(),常见于电声学领域的技术文献。
胺碘酮白榴石吡喃┘比妥树不细嚼的电动绕线机碘化三茂铀分子间松弛复喇叭割处再生公有产业亨特氏试验磺基苯甲酸钠胶体碘化银技术劳动利润边际硫酸新霉素软膏酶勒反应面肩胛臂的内膝欧洲赤松油排队格式披露全蒸发法失败实时计算机塑性凝胶天线不连接开关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