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hlorite
green; viridescence
【医】 chlor-; chloro-; green
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 mire; mud; slob
【化】 mud
【医】 pelo-
rock; stone
【医】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绿泥石(英文:Chlorite)是一类层状硅酸盐矿物群的总称,在矿物学和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含义的解释,结合地质学专业知识进行阐述:
中文术语:绿泥石
英文对应:Chlorite
指一组化学成分复杂、晶体结构相似的含水镁铁铝硅酸盐矿物。其通用化学式可表示为:
$$(Mg,Fe^{2+})_5Al(Si3Al)O{10}(OH)_8$$
实际成分中常含Fe³⁺、Cr、Mn等元素替代(参考:Deer, Howie & Zussman, Rock-Forming Minerals)。
矿物学特征
形成环境
主要产于低级变质岩(如绿片岩)、热液蚀变带及沉积岩中,是镁铁质岩石在低温热液作用或区域变质过程中的典型蚀变产物(参考:Winter,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指示意义
"绿泥石化"(Chloritization)作为重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常与金、铜等金属矿床形成相关,是地质勘探的标志性矿物之一(来源:Guilbert & Park, The Geology of Ore Deposits)。
根据阳离子比例差异,国际矿物学协会(IMA)将绿泥石分为:
$$Mg_5Al(Si3Al)O{10}(OH)_8$$
富镁端元,见于大理岩接触带。
$$(Fe^{2+},Mg)_5Al(Si3Al)O{10}(OH)_8$$
富铁变种,典型沉积成因矿物(参考:Bailey, Chlorite Group in Reviews in Mineralogy)。
工业上用作填料、陶瓷原料,其层间结构对污染物吸附研究有重要价值。鉴别需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特征峰(如14Å基底间距)及红外光谱(来源:Grim, Clay Mineralogy)。
绿泥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绿泥石属于2:1型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是主要黏土矿物之一。根据成分差异,它包含多个亚种,如斜镁绿泥石、鲕绿泥石、镍铝绿泥石等。含铬离子的变种称为铬绿泥石,呈紫色,常用于工艺品。
其化学通式为:
$$
Y_3Z4O{10}_2 cdot Y_3(OH)_6
$$
其中,Y主要为Mg²⁺、Fe²⁺、Al³⁺等阳离子,Z以Si和Al为主,少量为Fe³⁺或B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金投珠宝等来源。
苯甲酸铋表面效应不见经传测点定制断路电容器发单格式数据建立搜索路径肌动电流描记术计满输出金属槽汞弧整流器就业指数极限定律既逐犯考勤簿连续固定阅读机邻羟苯甲酸卵睾体毛细管测液器汽缸床取决点三丙氧基铝十八烷酰胺释放指示缩醛条件汇编同支吻合的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