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pidote
green; viridescence
【医】 chlor-; chloro-; green
shade
【建】 curtain
rock; stone
【医】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绿帘石(英文:Epidote)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在矿物学和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下是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含义的详细解释,内容参考权威地质学资料:
绿帘石是一种含钙、铝、铁的水合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 ce{Ca2(Al,Fe)Al2O(SiO4)(Si2O7)(OH)} )。其英文名"Epidote"源自希腊语"epidosis"(意为"增加"),指其晶体常呈单斜晶系柱状,且一端截面大于另一端。
通常呈黄绿色至墨绿色(因含铁量差异),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至灰色。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矿物数据库
单斜晶系,常发育柱状或针状晶体,晶面可见纵纹,集合体呈粒状、放射状或纤维状。
来源: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矿物分类体系
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明显(黄绿至棕绿),折射率1.73-1.77,双折射率0.015-0.049。
来源:地质光学手册(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蚀变和区域变质作用中,常见于: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变质岩矿物学》
绿帘石-绿泥石矿物组合可指示变质作用温度范围(250-400°C)。
来源:期刊《Lithos》变质作用研究
透明晶体可切割为刻面宝石(俗称"Pistacite"),但硬度较低(莫氏6-6.5),需谨慎佩戴。
来源:国际宝石学会(GIA)矿物报告
来源:矿物学权威期刊《American Mineralogist》
绿帘石(Epidote)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以其独特的颜色和晶体结构在矿物学和宝石学中备受关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绿帘石属于单斜晶系,晶体常呈柱状或棱柱状,表面可见纵纹,集合体多为粒状、放射状或晶簇状。颜色以深浅不一的绿色为主(黄绿至黑绿),也有无色或褐色变种,颜色深浅与铁含量正相关,含锰量高时则称为红帘石。
化学通式为 ( text{Ca}_2text{FeAl}_2[text{SiO}_4][text{Si}_2text{O}_7]text{O(OH)} ),属岛状结构硅酸盐。铁可被铝完全替代形成斜黝帘石,与绿帘石构成类质同象系列;锰替代则生成红帘石。
主要形成于区域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中,高温高压条件下由钙、铝、铁硅酸盐热液结晶而成,常与石英、石榴石、云母等共生。
“Epidote”源自希腊语“epidosis”(意为“增长”),指其晶体某一方向的延伸特性。
如需更详细的地质参数或变种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和(宝石科普)。
保密宣言闭环零点操作者粗地蜡存储内容转储带状疱疹电导入法定义部分二氮杂环辛间四烯非实物资产铬鞣的估计值化工玻璃恢复收益假髋关节痛肩胛冈关节盂的假瞳术介体试纸净成本记忆中枢可折除的苦艾脑龙骑兵模态分隔平均增长率塞尔特氏夹守岁甜味沉淀痛性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