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己糖异构酶英文解释翻译、磷酸己糖异构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oxoisomerase; phosphohexoisomerase
分词翻译:
磷酸己糖的英语翻译:
【化】 phosphohexose
【医】 hexosephosphate
异构酶的英语翻译:
【化】 isomerase
【医】 isomerase
专业解析
磷酸己糖异构酶(Phosphohexose Isomerase),又称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 GPI),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属于异构酶类。其系统命名为D-葡萄糖-6-磷酸醛酮异构酶(EC 5.3.1.9)。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催化功能与生化作用
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6-磷酸(Glucose-6-phosphate, G6P) 与果糖-6-磷酸(Fructose-6-phosphate, F6P) 之间的可逆异构化反应。该反应是糖酵解(Glycolysis)和糖异生(Gluconeogenesis)途径的核心步骤,也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入口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
text{D-Glucose-6-phosphate} rightleftharpoons text{D-Fructose-6-phosphate}
$$
二、生物学意义
- 能量代谢枢纽
通过调控G6P与F6P的平衡,该酶直接影响ATP生成效率。在糖酵解中,F6P进一步转化为甘油醛-3-磷酸,进入产能阶段;在植物中,它还参与卡尔文循环的碳固定。
- 多功能蛋白
研究发现,磷酸己糖异构酶在细胞质中兼具酶活性与细胞因子功能,如作为神经白细胞素(Neuroleukin)参与神经元分化,或作为自分泌运动因子(AMF)调控细胞迁移。
三、结构与进化特征
- 分子结构:为同源二聚体,每个亚基约60 kDa,活性位点包含保守的催化残基(如谷氨酸、组氨酸),通过质子转移实现醛糖与酮糖的转化。
- 进化保守性:从细菌到人类高度保守,印证其在基础代谢中的核心地位。
四、应用与临床关联
- 肿瘤标志物:在多种癌症(如肝癌、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 遗传病:GPI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如GPI缺乏症),表现为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
权威参考文献
- BRENDA酶数据库 - 酶学性质与反应机制 访问链接
- UniProtKB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注释(ID: P06744) 访问链接
- PubMed文献 - 《磷酸己糖异构酶在肿瘤代谢中的双重角色》 访问链接
- OMIM数据库 - GPI缺乏症遗传病理学(#613470) 访问链接
(注:以上链接为示例性权威来源,实际内容需对应具体文献或数据库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磷酸己糖异构酶(Phosphohexose Isomerase, PHI),又称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以下从功能、分布、检测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功能与生化特性
- 催化反应
该酶主要催化6-磷酸葡萄糖(醛糖)与6-磷酸果糖(酮糖)之间的可逆异构化反应,促进糖酵解的顺利进行。
- 分布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肝、脑、骨骼肌含量较高,血清中活性较低。
二、检测方法与正常参考值
- 检测方法:常用布氏法(Bodansky法),不同实验室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 正常范围:
- 高权威性数据:21±7 U/L(布氏法);
- 其他文献:8-10 U/L(可能因检测标准不同)。
三、临床意义
- 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时血清PHI显著升高,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时可能正常或轻微升高,可用于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
- 其他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高特异性诊断指标;
- 心肌梗死、脑出血:PHI活性明显升高;
- 恶性肿瘤与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部分实体瘤中升高。
- 生理性波动
剧烈运动或新生儿红细胞中PHI活性可能暂时性升高。
四、注意事项
- 不同检测方法的参考值需结合实验室标准解读。
- 需排除溶血等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磷酸己糖异构酶不仅是糖代谢的核心酶,其活性变化对多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肝脏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矮胖体型者布拉氨酯采样系统仓鼠残肢神经痛猖厥底节法律的权力复方扁桃仁酏盖印处杆菌尿甘休夹发针监考肩宽的接触变性系留浸染记忆材料凯塞盲脓肿尿素溶液泵旁睾葡萄糖甲酸钠明胶脐带杂音塞子水力储蓄器酸式磷酸钙瞳孔变形外界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