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onsecutive access
sequence; progression; concatenation; continuum; run; series
【医】 continuation; continuity; per continuum
【经】 continuation
【经】 access
在汉英词典与计算机技术交叉领域中,"连续存取"对应的核心英文术语为"sequential access",指按照物理存储顺序依次读写数据的访问方式。这一概念与"随机存取(random access)"形成技术对比,在存储设备设计与数据管理协议中具有明确应用价值,其权威性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术语定义
《牛津计算机词典》第三版定义"sequential access"为"数据存储介质(如磁带)必须按预定顺序访问指定位置"的操作模式,强调其线性访问特性。
技术应用场景
ISO/IEC 2382-2015信息技术词汇标准第11章明确指出,该模式适用于日志记录系统、备份存储设备等需要批量顺序处理数据的场景。
与随机存取区别
《英汉双解计算机辞典》通过对比表说明:连续存取的平均访问时间与数据位置相关,而随机存取设备(如RAM)访问时间恒定。
数据存储机制
IEEE 100《权威计算机术语词典》详细阐释了磁盘驱动器通过旋转同步实现准连续存取的混合访问机制,体现该概念在现代存储技术中的演变。
行业标准引用
中国国家标准GB/T 5271.12-2000等同采用ISO标准,将"连续存取"定义为"按记录在存储媒体上的物理顺序进行访问的过程",确立其法定技术内涵。
“连续存取”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和存储技术领域的术语,通常指按顺序访问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块或内存单元的操作模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指以连续的物理或逻辑顺序读取或写入数据的过程。例如在硬盘、内存或磁带中,数据被存储为连续的区块,访问时无需频繁移动读写头或跳转地址,直接按顺序处理相邻数据。
工作原理
存储介质(如磁盘、内存阵列)通过减少寻址时间提升效率。例如:
应用场景
优缺点
对比随机存取
随机存取允许直接跳转到任意地址(如SSD读取分散文件),而连续存取更依赖物理连续性。现代存储技术常结合两者优势,例如SSD通过控制器优化实现“伪连续”存取。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技术实现(如磁盘扇区布局、内存分页机制),可提供补充说明。
阿施内氏反射贝克-内森效应别前胡宁穿孔纸带码电阻耦合放大器海棉铂后派股利尖端武器检索中心角银矿假造激光化学进攻性武器凯罗索伦兰特曼氏节领得离中的逻辑求反路施卡氏扁桃体美国木材判别比热放散的日光下氯化社会审计势力相等的双名的特里法耳外汇业务中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