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marginal desirability
bound; boundary; limit
desire; appetite; libido; lust
【医】 appet; appetence; appetition; libldo
中文术语:边际欲望
英文对应:Marginal Desire(或 Marginal Utility,经济学中更常用)
词性:名词(经济学范畴)
边际欲望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时,所产生的新增满足感或心理需求强度。该概念源于边际效用理论,强调欲望的增量变化而非总量。例如:
当一个人口渴时,第一杯水的边际欲望最高;随着饮水量的增加,后续每杯水的边际欲望逐渐递减。
在经济学中,该术语常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互换使用,描述消费行为中的心理满足变化规律。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边际欲望的数学表达为:
$$
MU = frac{Delta TU}{Delta Q}
$$
其中:
此公式量化了欲望随消费量增加而减弱的趋势。
消费者通过比较商品的边际欲望与价格,决定最优购买量(如购买第3件衣服的欲望低于第1件)。
企业利用边际欲望递减规律设计分级定价策略(如手机套餐的阶梯定价)。
政府通过税收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欲望,促进收入再分配。
定义边际效用为“连续消费某一商品时,最后一单位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变化”。
第7版第21章阐释边际效用递减如何影响需求曲线。
"Marginal Utility"词条解析消费者行为模型。
总欲望是消费全部商品的总满足感;边际欲望关注单位增量带来的变化。
欲望(Utility)是心理偏好,需求(Demand)是具备购买力的欲望。
注:现代经济学多用“边际效用”替代“边际欲望”,但两者本质相同,均反映心理满足的边际变化规律。
边际欲望是经济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可结合搜索结果从以下角度解释:
边际欲望指人对某种物品或行为的欲望随着满足程度的增加而变化时,最后一个被满足的最小欲望。这一概念源于边际效用理论,强调人的欲望具有层次性和递减性,当资源有限时,个体需在不同欲望间分配资源,最终停留在满足与未满足的临界点(即边际点)。
假设一个人喝水解渴:
如需深入了解边际欲望与效用的动态关系,可参考学术讨论。
残留应变冲击雾化器挡板排列法胆固醇性软疣丹麦克郎电容起动电动机电压扫描抵押债务法定化合物防尘反平行曲柄飞点扫描分数常数复齿锯兼容的决策程序宽度优先生成法名誉的目标设计木槿内密封暖皮硬膏裙撑入局选择机哨房图象语言违反交通法规委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