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白云石砖英文解释翻译、焦油白云石砖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tar dolomite brick
分词翻译:
焦油的英语翻译:
tar
【化】 tar
【医】 empyreumatic oil; pix; tar
【经】 asphaltum oil; oil tar
白云石砖的英语翻译:
【化】 dolomite brick
专业解析
焦油白云石砖(Tar-Dolomite Brick)是一种重要的碱性耐火材料,由煅烧白云石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氧化镁)与煤焦油或沥青等有机结合剂经混合、成型和热处理制成。其核心特性在于高温下焦油碳化形成的碳网络结构,能显著提升砖体的抗渣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与成分
- 中文全称:焦油白云石砖
- 英文对应:Tar-Dolomite Brick 或 Tar-Bonded Dolomite Brick
- 主要原料:
- 白云石(Dolomite):化学式为 text{CaMg(CO}_3text{)}_2,煅烧后生成 text{CaO} 和 text{MgO}。
- 焦油(Tar):煤焦油或沥青,作为结合剂和碳源。
- 关键成分比例:通常含 text{CaO} 40-60%、text{MgO} 30-40%、固定碳 5-15% 。
二、性能特点
- 抗碱性渣侵蚀:
text{CaO} 和 text{MgO} 的高碱性使其对炼钢过程中的碱性熔渣(如 text{CaO-SiO}_2 系渣)具有优异抵抗性。
- 抗热震性:
焦油碳化形成的碳基质可缓冲热应力,减少裂纹扩展 。
- 高温强度:
碳网络增强砖体结构,工作温度可达 1700°C 以上。
三、工业应用场景
- 炼钢转炉内衬:主要用于转炉渣线区域,抵抗高碱度炉渣侵蚀。
- 钢包精炼炉:处理二次精炼过程中的碱性渣。
- 电炉热点修补:利用碳的还原性减少炉衬氧化损耗 。
四、技术原理
焦油在 300-800°C 热处理时裂解生成碳素,形成三维碳骨架结构。此结构既能阻隔熔渣渗透,又通过以下反应抑制氧化:
$$
2text{C} + text{O}_2 rightarrow 2text{CO} uparrow
$$
从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
权威参考资料
- 《耐火材料工业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详细阐述焦油白云石砖的制备工艺与高温性能机制。
- ASTM C71 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定义碱性耐火材料的分类及测试方法。
- 《钢铁冶金用耐火材料》(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编)
分析其在转炉中的应用案例及失效机理。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链接,此处引用文献名称与出版来源,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焦油白云石砖是一种以烧结白云石为主要原料、焦油沥青为结合剂的耐火制品,属于不烧碱性耐火材料。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原料与成分
- 主要原料:烧结白云石熟料(由天然白云石煅烧而成),其化学式为 $text{CaCO}_3cdottext{MgCO}_3$,煅烧后转化为 $text{CaO}$ 和 $text{MgO}$ 的混合物。
- 成分特点:通常含 $text{CaO}$ 40%以上、$text{MgO}$ 30%以上,杂质(如 $text{Al}_2text{O}_3$、$text{Fe}_2text{O}_3$)含量较低。
2.生产工艺
- 成型:白云石熟料经粉碎、加热混炼后,通过机压或振动成型。
- 热处理:关键步骤包括:
- 低温处理:250–400℃焙烧8–12小时,随后在150℃焦油中浸渍,增强抗水化性;
- 中温处理:1000–1200℃热处理,进一步提升致密度。
3.性能特点
- 抗渣性:对碱性熔渣(如炼钢炉渣)侵蚀有较强抵抗力;
- 高温塑性:游离 $text{CaO}$ 在高温下赋予材料塑性,缓解热应力;
- 抗热震性:气孔率低,耐温度骤变性能较好。
4.应用领域
- 主要用于转炉、电炉炉衬及盛钢桶内衬;
- 在中国曾因镁砂短缺被广泛使用,后逐步发展为稳定性更高的油浸制品。
5.分类与对比
- 属于含游离 $text{CaO}$ 的白云石砖,需通过浸渍焦油防止水化;
- 区别于稳定性白云石砖(不含游离 $text{CaO}$,抗水化性更强)。
总结来看,焦油白云石砖凭借高碱性氧化物含量和焦油结合特性,在早期炼钢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注意其易水化缺陷,需通过工艺优化提升耐用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奥贝恩氏管饱和转移电子自旋共振被动系统苯硫代磺酸奔泻表尺寸槽代名词的地移额沟分情况模拟程序分散系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黄精属化学抵抗力回读信号甲基丙二酸单醛甲氯喹啉克里斯特勒氏术可溶于碱液的联编段逻辑控制滤波器传输波段绿原碱判决分居令强制拍卖声音询问铁电转变器外轮对瓣的尾部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