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seudouridine
artificial; fake; false; furlough; holiday; if; sham
【计】 F
【医】 pseud-; pseudo-
【化】 uridine
假尿苷(英文:Pseudouridine,缩写Ψ)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修饰核苷酸,属于RNA分子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成分。其化学结构特征为尿嘧啶通过C5碳原子与核糖的C1'位以糖苷键连接,而非常规尿苷(Uridine)中尿嘧啶通过N1氮原子连接核糖。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在生物体内具有特殊功能。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假尿苷的分子式为C₉H₁₂N₂O₆,分子量为244.20 g/mol,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 chemfig{HO-:30-[:-30]O-[:30]CH_2OH)} $$ 该结构增强了RNA链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尤其在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中广泛存在。
在应用层面,假尿苷近年因mRNA疫苗技术突破而备受关注。例如,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COVID-19疫苗中,假尿苷修饰的mRNA可有效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同时增强蛋白质翻译效率。此外,其在癌症生物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也显示出调控基因表达的特殊作用。
参考来源:
假尿苷(Pseudouridin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RNA分子中的修饰核苷酸,被称为“RNA的第五种核苷”。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其定义、结构、功能及相关应用:
假尿苷最早于1959年被鉴定为5-核糖基尿嘧啶,曾被称为“第五核糖核苷”。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RNA中,包括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信使RNA(mRNA)等,并通过假尿苷合成酶(PUS)催化尿苷(U)的异构化形成。
单碱基分辨率测序技术(如BID-seq)的突破,使科学家能全面绘制假尿苷在转录组中的分布图谱,揭示其在植物发育和人类疾病中的新调控机制。
如需进一步了解假尿苷的检测方法或具体应用案例,可参考相关科研文献或专业数据库。
柏林氏水肿比文氏疗法齿轮换向器大脑脚切面第三脑室底对苯二甲醇二烯类法定地分站甘铋胂官僚恒牙列棘齿锉基德抗原精神奖励急性天疱疮双球菌莱丁氏征临时贷款流密度流体的利用差异耐磨的旁路过滤器偏硼酸镁前身漆用汽油商业图表事实上的所有人输电未到达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