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vages of a drought
旱情(hànqíng)指某一地区因长期缺乏降水或灌溉不足导致的干旱状况,通常用于描述农业、生态及水资源领域的干旱严重程度。该词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翻译为"drought conditions"或"severity of drought",强调对干旱现象的科学评估与量化分析。
从专业领域来看,旱情评估包含三大核心指标:1)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生长临界值(通常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2)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过30天;3)河流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减少50%以上。中国气象局《干旱监测国家标准》(GB/T 34817-2017)将旱情划分为特旱、重旱、中旱和轻旱四个等级。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旱情造成的农业损失超过290亿美元。典型表现为作物萎蔫系数(PWP)持续恶化,例如玉米在土壤水势达到-1.5MPa时即进入永久萎蔫阶段。我国华北平原2022年夏季旱情监测显示,河北部分地区耕作层(0-20cm)土壤相对湿度一度降至38%,达到特旱标准。
抗旱措施包括:人工增雨作业的碘化银催化剂播撒浓度(5-20g/km³)、节水灌溉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技术(WUE≥1.2kg/m³)、以及抗旱作物品种的渗透调节能力(脯氨酸积累量>200μmol/gFW)等工程与非工程手段。
“旱情”指某个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因降水不足或水资源短缺导致的干旱状况,通常表现为土壤湿度下降、河流水量减少等,可能对农业、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定义
旱情是描述干旱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干旱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动态特征。例如,提到“沙薄地、跑墒严重的麦田”因缺水需调整灌溉时机,即属于旱情的具体表现。
核心特点
与旱灾的区别
旱情是干旱的客观状态,而旱灾强调因旱情导致的实际损失。例如,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属气候特征,一般不称旱灾;但若短期缺水引发饮水困难或农业减产,则构成旱灾。
监测与应对
现代技术如遥感监测(如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被用于评估旱情空间分布及变化,帮助制定抗旱措施。
例句参考:
“中区德基水库未来一周进水1800万吨,缓解旱情。”
若需进一步了解旱情等级划分或具体案例,可查阅气象或农业部门发布的权威报告。
本性敝开式燃烧装置宾位语冲压成型垂体缺乏磁动弹性能量磁盘匣达维多夫氏细胞大讯号特性定期服务耳鼻喉反复载荷放射率计泛音晶体弗勒德氏试剂行政立法驾临基思氏低离子饮食聚光的可检索的临时更换零件目标程序执行阶段囊胚腔液偏心负苛平行价格政策仍人工老化乳腺上的实用对话锁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