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英文解释翻译、焊接接头晶间腐蚀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weld decay

分词翻译:

焊接的英语翻译:

seal; solder; weld
【医】 solder; soldering

接头的英语翻译:

connect; get in touch with; joint; piece
【计】 splice
【化】 adapter

晶间腐蚀的英语翻译:

【化】 intercrystalline corrosion;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专业解析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n Welded Joints)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作用导致晶界区域发生化学成分或结构变化,从而在特定腐蚀介质中沿晶粒边界优先溶解的现象。该腐蚀类型常见于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等材料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焊缝或熔合线附近。

  1. 定义与机理

    晶间腐蚀的根源是晶界处“贫铬现象”39。焊接时,材料经历450°C–850°C的敏化温度区间,碳与铬结合形成碳化铬(Cr₂₃C₆),导致晶界附近铬含量低于耐蚀临界值(12%),无法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晶界成为阳极加速溶解113。

  2. 典型表现与类型

    • 焊缝腐蚀:发生在母材邻近焊缝的带状区域,由焊接热循环引发晶界贫铬2。
    • 刀线腐蚀(KLA):稳定化不锈钢(如含钛、铌的1Cr18Ni9Ti)在紧邻熔合线的窄带区域发生,因稳定元素未有效抑制碳化铬析出23。
  3. 预防措施

    • 固溶退火:将材料加热至1050°C–1060°C后急速冷却,溶解碳化铬并均匀化铬分布11。
    • 添加稳定化元素:如钛(Ti)、铌(Nb),优先与碳结合以减少铬消耗511。
    • 选用低碳不锈钢:降低碳含量(如316L),抑制碳化铬生成11。
  4. 危害性

    晶间腐蚀隐蔽性强,金属表面无明显变化,但晶间结合力显著下降,易引发设备突然失效或诱发应力腐蚀开裂93。

引用来源:搜狐网、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隐石检测、造价通百科。

网络扩展解释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因受热或应力作用,导致晶界区域发生选择性腐蚀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特征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属于局部腐蚀,主要沿着金属晶粒边界向内部扩展。其典型特征是:

  1. 隐蔽性强:表面无明显破坏,但晶粒结合力显著下降,敲击时易碎裂;
  2. 高风险性:力学性能急剧恶化,可能导致设备突发性失效。

二、成因与机理

  1. 贫铬理论(主要针对不锈钢):
    • 焊接高温使碳与铬结合形成碳化铬(如Cr₂₃C₆),晶界区域铬含量低于钝化所需临界值(12.5%),形成贫铬区;
    • 贫铬区与周围富铬区构成微电池,晶界成为阳极被优先腐蚀。
  2. 杂质与相析出:晶界存在杂质或第二相(如σ相、碳化物),加剧电化学腐蚀。

三、发生区域

焊接接头中以下部位易发:

  1. 热影响区(HAZ):焊接热循环导致敏化(450-850℃),促进碳化物析出;
  2. 熔合线附近:可能发生刀线腐蚀(KLA),表现为狭窄的晶间腐蚀带;
  3. 焊缝区:焊接材料与母材成分差异引发选择性腐蚀。

四、影响与防护

  1. 危害:显著降低材料强度和延展性,引发应力腐蚀开裂;
  2. 防护措施:
    • 选用低碳不锈钢(如316L)或添加稳定化元素(Ti、Nb);
    • 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减少热输入和敏化温度区间停留时间;
    • 焊后固溶处理消除贫铬区。

(注: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6、9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坂口氏试验比率不均匀餐具纯硫电势分析法短期需求量诡密的回退磁带湖南连翘或有基金酵母腺苷酸结算年经济个体可废止的空中位置指示器木糖醛酮内细管尿道周的皮纳尔氏征三价酸扫描程序升液泵双波长光谱法数位资料管理系统酸渣沥青特异性寄生物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