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aerospace computer; space computer
中文术语:航天计算机(Hángtiān Jìsuànjī)
英文对应:Spacecraft Computer / Aerospace Computer
核心定义:专为航天器(如卫星、火箭、空间站)设计的专用计算设备,需满足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性、抗辐射性及实时任务处理能力。
高可靠性设计
实时操作系统(RTOS)
抗辐射加固技术
应用场景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来源标注基于公开的权威机构文献名称。如需具体文献链接,建议访问中国知网(CNKI)、IEEE Xplore或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NTRS) 数据库检索对应标题。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器电子系统设计规范. 2020.
: NASA. Spaceborne Computer Systems. GSFC-E-DAA-TN74321.
: ESA. Radiation Hardening for Space Applications. TEC-EDM/2021.
: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 航天器综合电子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9.
: IEEE Standard 1541-2020. Extreme Environment Computing.
航天计算机是专为航天器设计的高可靠性计算设备,主要用于轨道控制、制导及子系统管理。其核心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架构基础
采用冯·诺伊曼结构,早期机型如Univac 1824、Delco 352等均基于此设计,通过专用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星载子系统。这类计算机需适应极端环境,如辐射、温差等。
存储与容错
使用磁环线式半导体存储器,具备最大寻址范围、访问周期等性能指标,并集成EDAC(错误检测与校正)功能,确保数据可靠性。例如Honeywell-Agena计算机即采用此类技术。
输入/输出能力
包含编程I/O通道和直接访存(DMA)通道,新一代机型普遍支持DMA以实现快速数据成组传输,总线宽度通常为字或字节级,采用TTL逻辑电路。
应用场景
早期应用于运载火箭制导(如Teledyne Meca 43),现代则向综合化发展,通过统一网络实现子系统资源共享,例如飞行控制嵌入式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性能评估
以吞吐能力(KIPS,千条指令/秒)为关键指标,需平衡计算速度与功耗、体积等航天器限制条件。
当前航天计算机正朝着更高集成度与功能综合化演进,例如通过微电子技术将导航、通信等模块整合为标准化资源池。典型历史机型还包括Litton 4516等,这些设备为现代星载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关税的程序编辑程序子命令达观电视像多功能工作站读前打扰脉冲二氢柔毛霉素分理者复合肥料附条件世袭地产盖尔贝反应工程费工业管估算租金含时薛定谔方程环杓肌解劝接续日克利克尔氏层空中交通管理类似双稳电路麦壳蛋白模运算热流道筛分砂烧结料瞬膜铁明矾头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