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renology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each other; mutually; appearance; looks; look at and appraise; photograph
posture
【化】 phase
【医】 phase
imitate; knowledge; learn; mimic; school; study; subject of study
骨相学(Physiognomy)是一种通过观察人的面部特征、身体结构(尤其是颅骨形状)来推断其性格、智力或命运的理论和实践。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
汉语释义
指通过分析头骨轮廓、面部比例等生理特征判断心理特质的学说,中文亦称“颅相学”。《辞海》将其定义为“一种以头颅形态推测精神能力的伪科学”¹。
英语释义
对应英文术语Phrenology(源自希腊语 phrēn "心智" + logos "研究")。《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
"The study of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skull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mental faculties and character traits are indicated by cranial bumps."²
该学说由德国解剖学家弗朗茨·约瑟夫·伽尔(Franz Joseph Gall) 于18世纪末创立,主张:
当代神经科学证实:
权威文献来源:
¹《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²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2
³ Finger, S. Minds Behind the Br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⁴ WHO Report on Pseudoscience in Health, 2023
骨相学是一种通过观察人体骨骼特征(如形状、大小、比例、纹理等)来推测性格、命运、健康等信息的传统相术,其理论体系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但缺乏科学依据。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西方起源
由奥地利医生弗兰茨·约瑟夫·加尔(1758-1828)于18世纪末提出,他将头骨分为27个区域,认为不同区域对应不同心理特质(如智力、创造力等)。德国学者斯普尔兹海姆进一步扩展为35个区域,并命名为“骨相学”。
该学说曾流行于19世纪,主张头骨形态可预测职业倾向与成就,例如额头宽大象征高智力。
中国传统体系
中国古代骨相学与面相学结合,注重骨骼与气血的关系,认为“骨为阳,肉为阴”,骨骼强健者多福寿。例如手腕细而结实者主智慧,粗大露筋者多为体力劳动者。
骨骼类型
关键部位解析
骨相学作为历史悠久的相术,反映了古人对人体与命运关系的探索,但其结论缺乏科学严谨性。建议理性看待,更多作为文化现象研究,而非实际应用依据。
翅菜动脉扭转术非膨胀性酸干扰效应工作栈广播中继线广对数螺线过渡贷款固体传发音火蛋白石兼容索引约束减弱的进给运动计算联动机构酒石酸氢锶举钌利润损失保险脉搏紧张没收程序颞嵴皮样囊肿切除术披亚士特乳晕上半月叶烧结本领设备使用率双杆机构双原子梳式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