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omus procerum; house of peers
贵族院是历史上多个国家立法机构中的特定组织形式,其核心含义需结合汉英双语境及历史背景综合理解。根据《牛津法律词典》定义,贵族院(House of Lords)特指英国议会上议院,由世袭贵族、终身贵族和主教团组成,在1911年议会法颁布前与下议院共享立法权。该机构可追溯至14世纪的"Magnum Concilium"(大会议),承担司法终审和立法审议双重职能。
在日本宪政史上,"贵族院"(きぞくいん)对应明治宪法时期的帝国议会上院,成员包括皇族、华族及敕选议员,这一建制持续至1947年《日本国宪法》实施。《布莱克法律词典》特别指出,该术语在比较法研究中需注意不同法系的制度差异,如英国实行议会主权原则,而日本明治时期的贵族院更多体现天皇制度下的等级结构。
从词源学角度,"贵族院"由汉语"贵族"(aristocracy)与"院"(chamber)组合而成,英语对应词"House of Peers"在18-19世纪外交文书中常见,如1815年维也纳会议文件即使用该表述指代英国上议院。现代法律术语标准化后,"House of Lords"成为国际通用译法,但部分前英国殖民地仍保留"Legislative Council"(立法局)等变体称谓。
“贵族院”是某些国家议会中上议院的名称,尤其以英国为代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贵族院是两院制议会中的上议院,通常由世袭贵族、主教、终身贵族等特权阶层组成。它与下议院(如英国的“平民院”)共同构成议会体系,主要行使立法审议、司法裁决等职能。
历史起源
英国贵族院起源于14世纪。1343年,英国议会因封建等级分化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即贵族院,成员包括大贵族、大僧侣等,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贵族院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控制政府长达一个半世纪。
权力演变与改革
其他国家案例
除英国外,日本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曾设立贵族院,但具体形式和职能因国情而异。
补充说明
贵族院成员多居住在府邸(高级官员或贵族的住宅),这一身份象征与历史权力紧密相关。
总结来看,贵族院是英国及部分国家历史上重要的权力机构,其演变反映了从封建等级制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
安全内核鲍安氏瓣比特修改伯勒森次生长粗粒方铅矿多马克氏法复杂系统公理方法古生物学者洪水环流油润缓慢胶乳膏结肠臭杆菌酒石酸氧锑铵揪心老化了的犁蝶点镁焦面心立方格子镊子喷粒法强电弧桥连配体人造云母收获期突变接面微点法未利用的支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