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security kernel
safety; security; sureness
【经】 safety
【计】 kernel
安全内核(Security Kernel)是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核心安全机制的可验证模块,其英文术语在可信计算领域常表述为"Reference Validation Mechanism"或"Trusted Computing Base (TCB)"的核心组件。该概念源自1972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即"橙皮书"前身),现已成为信息安全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15408标准定义,安全内核需满足三个基本特征:
现代操作系统如SE Linux和Windows Vista的Integrity Mechanism均采用微内核架构实现安全策略实施,其访问控制模型遵循Bell-LaPadula多级安全策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特别出版物800-160明确指出,安全内核应包含客体管理器、审计子系统、标识与鉴别组件三大功能模块。
在密码学应用中,可信平台模块(TPM)芯片通过固化在ROM中的加密协处理器,实现了硬件级的安全内核,该技术规范由可信计算组织(TCG)维护并持续更新。值得注意是,中国国家标准GB/T 20272-2019对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保护机制提出了明确的等级划分要求。
安全内核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增强安全性的核心组件,它通过特定机制对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安全内核属于操作系统安全架构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监控和验证系统内所有访问请求,确保只有授权操作被执行。它的实现依赖于硬件保护环结构,通常运行在最高特权级(如虚拟机监控器)。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安全内核包含以下关键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系统接口并不属于安全内核的组成部分,这属于用户与操作系统的交互层面。
在网络安全威胁加剧的背景下,基于安全内核的防护系统能有效防御越权访问、恶意代码注入等攻击。典型应用包括军事系统、金融交易平台等高安全需求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但安全内核的实现需要结合具体硬件架构(如TrustZone技术)进行定制化开发。
帮工不可预测的程序测试时间电子射束熔接断断续续的多地址计算机多脑回的防猝变剂访问开关酚系数法行使职务后成尿道加温设备筋膜间隙充气造影照片联机故障检测蓼属立宪文献酶免疫分析法明觉的摩尔偏振面匹配端接人工电话局示差沸点计输入功率速度水平缩苯氨基脲烃类转程的催化剂腕掌的味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