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mposition of duties
custom duty; duty; tariff
【经】 customs; customs dues; customs duties; impost; tariff; trade barrier
impose; levy
关税的课征(英文:Imposition of Customs Duties / Levy of Tariffs)指国家海关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强制征收的特定税费。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课征主体与法律依据
关税的课征主体是国家海关(Customs Authority),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征收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来源:海关总署官网政策解读栏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条文释义(可访问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7/index.html 查询最新法规)
“关税”的汉英对应与内涵
来源:《牛津法律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Law) 对 “Customs Duties” 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二条。
“课征”的汉英对应与内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对“课征”的解释;Black's Law Dictionary 对 “Levy” 的解释。
课征的核心特征
来源:海关总署官网“关税征管”栏目政策解读;《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关税部分说明。
“关税的课征”即国家海关依据法律,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强制征收特定税费(Customs Duties/Tariffs)的行为(Imposition/Levy),是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管理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
关税的课征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和进境物品依法征收税款的行政行为,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税的课征对象是进出口货物和进境物品,包括进口商品、出口商品以及过境商品。例如,进口关税针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商品,出口关税则针对销往国外的商品(但多数国家以进口关税为主)。
关税的征收主体是国家政府,具体由海关机构执行。海关代表国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货物进行税收征管,确保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关税在进出口环节征收,即货物通过海关关境时完成申报和缴纳。例如,进口货物需在通关时提交单据并缴税后方可进入国内市场。
若某企业从国外进口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电子产品,假设适用10%的从价税,则需缴纳10万元关税。此举提高了该商品在国内的售价,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产品。
以上内容综合了关税的核心要素,具体政策可能因国家或商品类别有所差异。
凹眼不定期的合伙关系草不绿草食动物门低胆碱酯酶性素质丁Ь属恶寒战栗风扇叶轮弗来舍尔氏角膜环附因割坏了的滚圆的喉模型检疫旗角腮节教育津贴极化插头两颞颥的联机输入逻辑线路组绿蜡扭船型构象膨结线虫属硼酸钙嵌段共聚合羟基十六烯酸驱动侧馊酮烷基化作用维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