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trackability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dog; follow the tracks of; follow up the scent; run after; scout; slot; tail
tail after
【计】 step into; tracing; track; tracking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可跟踪性”(Traceability)指对实体(如产品、数据、流程)的历史记录、位置或应用状态进行追踪和溯源的能力。该概念强调通过标识与记录系统实现全链条透明化,是质量管理、供应链安全及技术合规的核心要素。以下是其跨领域含义解析:
指“通过记录标识,追溯实体历史、应用或位置的能力”(ISO 9000标准)。区别于“可追溯性”(追溯根源),更侧重动态追踪过程。
软件工程
代码或需求的修改路径追踪,确保开发过程可控。例如:
“版本控制系统(如Git)通过提交哈希值实现代码修改的可跟踪性。”
(参考:IEEE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Vocabulary)
供应链管理
产品从原料到消费端的全链条溯源。例如:
“欧盟《通用食品法》要求食品供应链具备可跟踪性,以快速定位污染源。”
(参考:EU General Food Law Regulation (EC) No 178/2002)
法律合规
数据使用记录的审计追踪,满足GDPR等法规要求。例如:
“数据控制者需维护数据处理活动的可跟踪性日志,证明合规性。”
(参考:GDPR Article 30)
实现可跟踪性需三大要素:
跟踪方向 | 描述 | 典型场景 |
---|---|---|
正向跟踪 | 从起点追踪流向 | 物流路径监控 |
反向跟踪 | 从终点回溯来源 | 产品缺陷调查 |
双向跟踪 | 整合正向与反向追踪 | 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 条款8.5.2(标识与可追溯性)
《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第204节(食品可跟踪性要求)
IEC 62304:2006 医疗器械软件 - 可跟踪性规范
“可跟踪性”作为跨学科术语,其汉英定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但核心始终是通过系统性记录实现透明可控的追踪能力。
可跟踪性(Traceability)是系统工程和软件开发中的核心概念,指在不同阶段、元素或成果之间建立可追溯关联的能力。其核心目的是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可控性和可验证性,尤其在需求管理和质量保障中至关重要。
双向关联能力
可跟踪性包括正向追踪(如需求→设计→代码)和逆向追踪(代码→设计→需求)。这种双向性帮助验证需求的完整实现,并识别非预期功能(如提到的“核实应用程序仅执行预期任务”)。
多层级覆盖
涉及多个维度:
需求管理
通过需求跟踪矩阵(RTM)记录需求与设计、测试用例的关联,帮助管理变更影响()。例如,Azure Pipelines中需求与测试用例、代码更改的绑定可评估交付准备度。
质量验证
在航空领域(如DO-178B/C标准),可跟踪性用于验证系统需求的完整实现,并追踪派生需求的来源()。
问题诊断
测试失败时,通过跟踪链快速定位需求缺陷或实现偏差()。
可跟踪性通过建立可验证的关联链,解决了复杂系统中“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和“如何实现它”的核心问题。其价值体现在降低变更风险(约30%的缺陷可通过跟踪预防)、提升审计效率(如医疗/航空合规)等方面。更多实践案例可参考微软Azure文档()或DO-178C标准()。
笨手笨脚的不相等的元件穿山甲存取判定汇集时间电枢面积第二次货币调整二级栈法尔氏结节发送器准备氟扎可特高萜烯基酸光带同位素效应光敏传感器阵列古体行动鲁莽的花好月圆基德抗体局部裁军抗菌敷料类叶升麻平板车皮疡真菌的融合无形双焦点透镜受托人条款铁磁性晶体同质多晶突发性脊髓炎脱氧呋喃核糖外装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