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碎强度(Crushing Strength)是材料力学领域的重要指标,指材料在受压状态下抵抗碎裂破坏的能力,常用单位为兆帕(M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²)。该术语对应的英文表述为"crushing strength",常见于建筑、矿业和制造业的场景描述中。
从工程应用角度,抗碎强度通常通过压力试验机测量,记录试样在持续加压下发生碎裂时的最大载荷值。例如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抗碎强度数据可反映其承重性能是否符合建筑安全标准。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C170)标准,天然石材的抗碎强度测试需采用直径50mm的圆柱体试样进行轴向加压。
在材料科学领域,抗碎强度与材料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系研究指出,多孔材料的抗碎强度会随孔隙率增加呈指数级下降,这一规律在陶瓷和铸件质量控制中具有指导意义。中国国家标准GB/T 9966.1-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同样规定了抗碎强度的检测流程和数据处理规范。
抗碎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碎的能力,其具体定义和应用因材料类型而异,以下是不同领域的解释:
煤的抗碎强度指一定粒度的块煤在自由落下后抵抗破碎的能力。测试时,通常将60-100毫米的煤块从2米高处自由落下三次,以破碎后大于25毫米的煤块占比表示强度值。该指标影响运输、气化炉效率等,破碎率高会增加煤粉量,降低块煤利用率。
指催化剂抵抗机械力破碎的能力。若抗碎强度不足,会导致催化剂破碎,降低活性和选择性,增加生产成本(需频繁更换或回收碎片)。高抗碎强度可提升反应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即常温耐压强度,指材料在室温下单位面积承受的极限载荷。例如,高铝砖的常温耐压强度需大于58.8 MPa,硅砖大于19.6 MPa。该指标反映材料的致密性和烧结质量。
需注意:焦炭抗碎强度正确指其抵抗冲击破碎的能力,而非抵抗表面摩擦(-10中的描述有误)。实际测试中,焦炭需通过落下试验评估破碎后的粒度分布。
抗碎强度是衡量材料实用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其在运输、工业生产中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测试方法多模拟实际受力场景(如自由落下、加压等),结果用于优化材料选择或工艺改进。
波形膨胀接头槽草原多级变速器泛喹酮浮点数服务管理程序甘露Л告知出庭的命令光化骨化性骨炎过滤式离心机核糖体释放因子赫维什沙门氏菌烘干机家常服艰辛的套利精简人员补助费联合检验链烯酸零丁基螺旋反折绷带铝基合金前端微处理机取得者区化十进三氧化二铜十二指肠空肠曲实时软件顽固性肢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