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earing strength
contend with; defy; fight; refuse; repel; resist
【医】 Adv.; contra-; ob-
rip; tear
intension; intensity; strength
【计】 intensity
【化】 strength
【医】 intensity; strength
抗撕强度(Tear Strength)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中衡量材料抵抗撕裂扩展能力的核心指标,其英文对应术语为"tear resistance"或"tear strength"。该参数通过标准化的力学测试,量化材料在已有裂口条件下继续承受载荷直至完全断裂的极限能力。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抗撕强度测试采用特定的哑铃型或直角型试样,在拉力试验机上以500mm/min的速率进行拉伸,最终数值以最大力值(单位:kN/m)表示。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D624标准则规定使用新月形试样,通过记录撕裂过程的最大载荷计算抗撕强度值,该标准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实践中,抗撕强度指标直接影响橡胶密封件、输送带、防水卷材等制品的服役寿命。例如汽车轮胎胎面胶的抗撕强度需达到35kN/m以上(ISO 34-1:2015),才能确保在复杂路况下的抗损伤性能。纺织品行业则依据ASTM D2261标准,采用舌形法测试机织物抗撕强度,典型数值范围在20-60N之间,具体取决于纤维种类和织物结构。
抗撕强度(又称撕裂强度)是材料抵抗撕裂作用的能力,通常指单位厚度材料在撕裂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力值。以下从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测试方法等方面展开解释:
抗撕强度用于量化材料(如塑料薄膜、橡胶、织物等)在受到撕裂力时的抵抗能力。例如,TPU(热塑性聚氨酯)因其分子结构特性,通常具有较高的抗撕裂能力。该指标直接影响材料在应用中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如橡胶制品在动态应力下的抗裂口扩展性能。
抗撕强度的基本公式为:
$$
text{撕裂强度} = frac{F}{t}
$$
其中,( F ) 为撕裂过程中施加的最大力(单位:牛顿),( t ) 为材料厚度(单位:毫米或厘米)。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测试标准或不同材料的对比数据,可参考相关行业标准或文献来源。
阿伐麻田散体财产登记册船舶证件船埠穿掘的促膝谈心砥石东非芦荟恶意动机跟踪分析程序工程技术设计规范股骨滋养动脉哈特曼氏窝磺胺剂性无尿幻视器矫健的精巧的鸠尾安抗抗白喉的空气洗涤器枯枝冷风妙弥补性牙质疲劳热人困马乏束状索引重复锑Sb调度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