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serial access memory; serial access storage
串行存取存储器 (Serial Access Memory)
定义:
串行存取存储器(Serial Access Memory, SAM)是一种计算机存储设备,其数据存取方式遵循严格的顺序访问模式。用户必须按存储单元的物理顺序依次读取或写入数据,无法直接跳转到任意地址访问特定信息。这种特性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形成鲜明对比。
核心特征:
顺序访问机制
数据读写需从起始位置逐位/逐块遍历,直至定位目标信息。例如,磁带存储系统必须通过快进或倒带操作到达目标数据区,无法实现瞬时访问。
典型应用场景
适用于数据流按序处理的场景,如:
性能特点
$$
T{avg} = frac{N}{2} times T{cycle}
$$
其中 (N) 为存储单元总数,(T_{cycle}) 为单个单元访问周期。
技术原理:
基于移位寄存器或循环队列结构实现。数据在时钟信号控制下按位移动,读写操作仅能在固定端点(如寄存器首尾)进行。例如,FIFO(先进先出)存储器是串行存取的典型硬件实现,用于协调异步数据速率。
实例:
权威参考来源:
串行存取存储器(Serial Access Memory)是一种数据存取方式按顺序逐位进行的存储设备,其核心特点在于数据的读写必须按照固定顺序完成,而非随机访问。以下是详细解析:
串行存取存储器属于访问方式分类中的一种,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相对。它通过逐位或逐块顺序访问数据,主要分为两类:
特性 | 串行存取 | 并行存取 |
---|---|---|
传输方式 | 逐位顺序传输 | 多线同时传输 |
抗干扰能力 | 强(信号同步要求低) | 弱(需严格时钟同步) |
扩展性 | 易升级(提高频率即可) | 受线路数量限制 |
注:虽然SAS、SATA等接口采用串行传输,但其连接的存储设备内部可能使用直接存取方式,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技术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