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冷负荷英文解释翻译、冷负荷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ooling load

分词翻译:

冷的英语翻译:

cold; cold in manner; shot from hiding
【医】 algor; cry-; crymo-; cryo-; krymo-; kryo-; psychro-

负荷的英语翻译:

bear; borne; load; onus
【计】 load line
【化】 load
【医】 load

专业解析

冷负荷(Cooling Load)指在特定时间内,为维持建筑或空间的目标温度,需要从该环境中移除的总热量(单位为瓦特或千瓦)。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一、核心定义与参数

  1. 热力学本质

    冷负荷是建筑围护结构(如墙体、窗户)及内部热源(人员、设备)向室内传递的热量总和,需通过空调系统实时移除,以抵消热量积累。其计算需综合室外气象参数(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室内人员密度、设备功率及通风量等变量 。

  2. 与"热负荷"的对应关系

    在汉英对照中,"冷负荷"(Cooling Load)与"热负荷"(Heating Load)构成互补概念:前者针对制冷需求,后者针对采暖需求,共同描述建筑环境的热平衡需求 。


二、工程应用场景

  1. 空调系统设计依据

    冷负荷是确定制冷设备容量(如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的核心参数。例如,某会议室冷负荷计算需包含:

    • 人体散热(每人约60–100W)
    • 照明发热(LED灯约3–5W/m²)
    • 设备发热(投影仪约200–300W)
    • 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的热增量(与朝向、遮阳相关) 。
  2. 动态性与峰值管理

    冷负荷随时间变化(如午间太阳辐射最强),设计需以"峰值冷负荷"为设备选型基准,同时考虑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 。


三、计算原理与标准

  1. 基础公式

    总冷负荷 $Q{total}$ 可拆分为:

    $$ Q{total} = Q{conduction} + Q{solar} + Q{internal} + Q{ventilation} $$

    其中传导热($Q{conduction}$)、太阳辐射热($Q{solar}$)、内部发热($Q{internal}$)、新风渗透热($Q{ventilation}$)需分别计算 。

  2. 行业规范依据

    中国《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及美国ASHRAE Handbook均提供冷负荷详细算法,包括传递函数法(TFM)、热平衡法等 。


四、术语使用差异

在汉英技术文献中,"冷负荷"需区别于"制冷量"(Refrigeration Capacity):前者指需移除的热量(需求端),后者指设备能提供的冷量(供应端)。设计需确保制冷量 ≥ 冷负荷 。


权威来源参考(因平台限制无法提供链接,请通过以下文献名称检索):

  1.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
  2. ASHRAE Handbook - Fundamentals (Chapter 18: Nonresidential Cooling and Heating Load Calculations)
  3. 国家标准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冷负荷是空调系统中的核心概念,指为维持室内设定的温湿度环境,某一时刻需通过空调系统从房间内移除的热量总和。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解释:

1.基本定义与组成

冷负荷包含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

2.与得热量的区别

得热量指进入室内的总热量(如人员活动、电器产热),而冷负荷是实际需通过空调系统排除的热量。两者可能因建筑结构的蓄热特性存在差异。例如,白天吸收的热量可能在夜间逐渐释放,导致冷负荷滞后于得热量。

3.与热负荷的对比

4.影响因素

5.实际应用

冷负荷计算是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确保设备选型匹配实际需求。相关专业书籍如《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提供了详细计算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冷负荷不仅是理论概念,更是实际工程中优化能耗与舒适度的重要依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管鼻内注射丙基醚纯载波杜若放空油罐肺肋间沟非齐次边界条件分区策略俯卧格林灯估定税捐基金鬼脸国外美元降速电动机键盘精制豚脂聚口灯头阔足两性差别螺旋伞齿轮副梅尔泽堡三征美克耳氏平面美洲锐缘蜱迷信喃甲基偏组频率皮纳尔氏征区域变电所双凹凸式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