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莱内氏脱屑性皮炎英文解释翻译、莱内氏脱屑性皮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ermatitis desquamativa Leineri

分词翻译:

内的英语翻译:

inner; inside; within
【医】 end-; endo-; ento-; in-; intra-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脱屑的英语翻译:

【医】 desquamation; peeling

皮炎的英语翻译:

【医】 cutitis; cytitis; dermatitides; dermatitis; dermitis; scytitis

专业解析

莱内氏脱屑性皮炎(Leiner's Disease),在英文医学文献中称为Leiner's disease 或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婴儿期皮肤病。以下是基于医学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特征

  1. 汉英对照

    • 中文:莱内氏脱屑性皮炎(Lái nèi shì tuō xiè xìng pí yán)
    • 英文:Leiner's disease / 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

      注:术语源于奥地利儿科医生 Karl Leiner 的首次描述(1908年)。

  2. 疾病本质

    这是一种以全身性红斑、脱屑伴严重代谢紊乱 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发生于2周至5个月大的婴儿。核心三联征包括:

    • 全身脂溢性皮炎样皮疹
    • 顽固性腹泻
    • 生长发育迟滞

二、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1. 发病机制

    研究认为与补体系统缺陷(尤其是C5功能障碍) 相关,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部分病例与先天免疫缺陷 或代谢异常 有关 。

  2. 典型症状

    • 皮肤表现:全身弥漫性红斑、大量鳞屑脱落(脱屑),常见于头皮、面部及皱褶部位,可进展为剥脱性红皮病。
    • 系统症状:严重腹泻、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如念珠菌病)、低蛋白血症及贫血 。

三、诊断与鉴别要点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四、治疗与预后

  1. 核心治疗

    • 营养支持:高热量配方奶粉、静脉营养纠正营养不良。
    • 感染控制: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如继发感染)。
    • 皮肤护理:温和润肤剂、局部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 。
  2. 预后

    早期积极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严重感染或代谢紊乱可能危及生命。多数患儿在1-2岁后症状逐渐缓解。


权威参考文献

  1.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

    Griffiths C, Barker J, Bleiker T, et al. 章节:遗传性免疫缺陷相关皮肤病。

    链接:onlinelibrary.wiley.com/doi/book/10.1002/9781118441213

  2.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第9版)

    Kang S, Amagai M, Bruckner AL, et al. 章节:新生儿及婴儿皮肤病。

    链接: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book.aspx?bookid=2570

  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遗传病数据库

    Leiner Disease - OMIM Entry #227260

    链接:omim.org/entry/227260


公式补充(代谢失衡评估):

患儿体重下降比例常用于评估严重度:

$$ text{体重损失率} = frac{text{出生体重} - text{当前体重}}{text{出生体重}} times 100%

$$

若 >10% 提示需紧急营养干预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莱内氏脱屑性皮炎”,目前权威医学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一特定名称。结合搜索结果和可能的术语混淆,推测您可能指的是脱屑性皮炎或类似皮肤疾病(如脂溢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等)。以下为相关解析:


术语可能的含义

  1. 术语来源推测
    “莱内氏”可能是翻译或口述中的误差。例如:

    • 莱纳病(Leiner's disease):一种罕见婴儿疾病,表现为全身性脂溢性皮炎样皮疹、腹泻和免疫缺陷,可能与脱屑性皮炎症状部分重叠。
    • 脱屑性皮炎:泛指以皮肤脱屑、红斑、瘙痒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脂溢性皮炎、湿疹等混淆。
  2. 核心症状
    脱屑性皮炎主要表现为:

    • 脱屑:皮肤表面干燥、脱皮(如头皮、躯干等部位)。
    • 红斑与瘙痒: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发红、瘙痒,可能伴随水疱或糜烂。
    • 皮肤屏障受损:易受外界刺激,可能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综合权威建议)

  1. 外用药物

    • 保湿修复:尿素乳膏、透明质酸修复乳膏等,用于恢复皮肤屏障。
    • 抗炎止痒: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短期使用,或非激素类药膏(如多塞平乳膏)。
  2. 内服药物

    • 抗过敏药(如西替利嗪)缓解瘙痒,严重时需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
  3. 护理与预防

    • 避免刺激性食物、化妆品等过敏原。
    • 温和清洁皮肤,使用医用润肤乳。

建议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部分罕见疾病(如莱纳病)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专业皮肤科评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树脂并行外围操作成盲澄清的传真电话业务电容的电压系数低洼地番茄苷高铬不锈钢光泽计固氮酶绛├酸假设测算窘迫的空气泵空中货运跨沟厕磷酸吡啶核甙酸流量指示器马铃薯状的煤气发生炉扭力配对气动清管器启动终止程序时态区间苔状纤维碳阳离子听取同多核配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