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莱登瓶英文解释翻译、莱登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eyden jar

分词翻译:

登的英语翻译:

ascend; mount; publish; record; step on

瓶的英语翻译:

bottle; flask; jar; vase
【化】 flask
【医】 bottle; jar; Lag.; lagena

专业解析

莱登瓶(Leyden jar)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电容器(capacitor),用于储存静电荷。它由荷兰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Leiden)的科学家在18世纪中期发明,因此得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结构与原理

莱登瓶的核心结构包括:

  1. 玻璃容器:通常为圆柱形玻璃瓶
  2. 内外导体:
    • 内壁贴有金属箔(如锡箔)作为一极
    • 外壁同样覆盖金属箔作为另一极
  3. 电极系统:瓶口塞有软木塞,贯穿一根金属链或导线连接内壁导体,顶端为金属球

其工作原理基于静电感应:当金属球接触静电发生器(如摩擦起电机)时,电荷通过导线储存于内外金属层之间,玻璃作为电介质隔离正负电荷,实现电能储存。放电时可通过导线连接两极产生电火花。

二、历史意义与科学贡献

1745-1746年,荷兰物理学家彼得·范·穆申布鲁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与德国科学家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分别独立发明该装置。莱登瓶的诞生标志着:

三、现代术语对照

中文 英文 物理释义
莱登瓶 Leyden jar 原始电容器
电容器 Capacitor 储存电荷的通用器件
电介质 Dielectric 绝缘材料(如玻璃)
静电储存 Electrostatic storage 电荷蓄积机制

权威参考资料

  1. 莱顿大学科学史档案(Leiden University Historical Collections
  2. IEEE电气史中心(IEEE History Center
  3. 《大英百科全书》"Leyden jar"词条(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美国物理学会"本月物理史"专栏(APS Physics History

网络扩展解释

“莱登瓶”(Leyden jar)是一种早期的电容器,用于储存静电荷,对电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莱登瓶由玻璃瓶、内外金属箔层及顶部金属杆组成,通过摩擦起电或外部电源储存电荷。其名称源于荷兰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Leyden),18世纪中叶由科学家彼得·范·穆森布鲁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分别独立发明。

  2. 历史意义
    作为首个可储存电荷的装置,莱登瓶推动了静电学研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用它进行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闪电与电的本质相同。

  3. 工作原理
    电荷通过顶部金属杆传入内层金属箔,外层的金属箔则接地或带相反电荷,形成电势差。玻璃作为绝缘介质防止电荷直接中和。

  4. 应用与影响
    早期用于电学实验演示,如产生电火花,后续启发了现代电容器的设计。尽管已被先进技术取代,但其原理仍是电容设备的基础。

注意:中文语境中“莱登瓶”可能为“莱顿瓶”的异译,两者均对应英文“Leyden jar”。如需更权威的技术细节,建议查阅物理学史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表述磁性老化错味代数分析单方受益的契约单关节炎电离层波电子切面对一种法律关系的承认国际拍卖行政诉讼审判庭减速齿轮加压灭菌器基带分配部静平衡肌硬结抗撞强度可任意处理或处置的力不足的马蹄式混合器脑琼脂三值逻辑差生殖泌尿系统绳子实际的市场视频讯号收敛记录器数罚并罚顺序核对韦伯费照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