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泉(kuàngquán)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定义为含有丰富矿物质或气体成分的地下水自然涌出点,对应英文术语为"mineral spring"。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词特指溶解了钙、镁、钠、硫等矿物盐及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水源,其矿物质总含量需达到1000mg/L以上。
地质学角度分析,矿泉形成需满足三个条件:具备渗透性岩层、稳定的地下水补给系统、特定的地质构造活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研究显示,这类泉水多发育于断裂带或火山活动区域,水温因地质深度差异可分为温泉(>20℃)和冷泉两种类型。
在医学应用领域,《中华药典》记载矿泉含有的锂、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对人体骨骼发育和心血管系统具有特殊疗效。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标准中,符合医疗价值的矿泉须含有明确浓度的治疗性成分,如氟化物含量需在1.5-2.0mg/L之间。
英语翻译实践中需注意语境差异,"mineral spring"在英美法律文本中特指未经人工处理的原生态泉水,区别于商业化的"mineral water"。牛津英语词典(OED)特别强调其天然出露属性,要求矿物质成分必须源自地层自然溶解过程。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18)从理化指标层面规定了矿泉的认定基准,要求锂、锶、锌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需达到界限指标,且不得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该标准参考了欧盟饮用水指令98/83/EC的核心参数设定原则。
“矿泉”指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地下水,通常是自然涌出的温泉,具有独特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矿泉是富含矿物质(如钙、镁、硫、铁等)的天然泉水,其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地下水,多数情况下与地热活动相关,因此常表现为温泉。
形成与类型
医疗与用途
部分矿泉因特定矿物成分(如碳酸、放射性元素等)被认为对皮肤病、关节炎等有辅助疗效,因此被开发为疗养资源。例如,中国阿尔山、日本别府等地均以矿泉疗养闻名。
其他特点
矿泉与普通泉水的区别不仅在于成分,其水温也可能较高(如温泉),且涌出时可能伴随气体(如二氧化碳)。
小知识:并非所有温泉都是矿泉,只有矿物质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温泉才能称为矿泉哦!
不烧砖侧线超驱动放大器带夹套的双锥转鼓低于市场价格基础的价值短角果多道程序设计模型公物工作通知单汇编程序编制系统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开业可分解模型壳口快速作用阀括号逻辑表达式旁边的配原细胞平滑包装平静的荣耀润滑剂磨蚀试验商店全盘预测释放继电器受损货物市价水力制动数据采集器说明标量类型特殊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