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failure to take delivery
not
pick up goods
【经】 take delivery of goods
“未提货”是一个国际贸易与物流领域常用术语,指买方或收件人在合同约定或法定期限内未完成货物提取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09条,收货方应在约定时间内提取货物,否则需承担仓储费用及货物毁损风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将其定义为跨境交易中买方未履行货物接收义务的状态,常导致滞港费、货物拍卖等法律后果。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20)框架下,该行为可能触发DAP(目的地交货)或DPU(卸货地交货)条款中的违约条款。世界海关组织(WCO)数据显示,全球港口每年约3%的集装箱因未提货转入海关监管仓处理。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修订的《进出口货物处置办法》明确规定,超期90日未提货的进口货物将依法拍卖,所得款项优先抵扣关税及仓储费用。
"未提货"指在合同约定的提货期限内,买方未按约定时间提取货物的行为。该术语常见于贸易、物流及电商领域,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法律层面
指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提货时间后,买方未履行提货义务的行为。例如:货物到港后30天内未提取即构成违约。
英文对应
官方翻译为"failure to take delivery",常见于国际贸易合同条款。
合同约定优先
若合同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如每日按货值0.5%计费),卖方可直接主张赔偿。
无明确约定时
可依据《民法典》第509条要求赔偿实际损失,包括仓储费、货物损耗等。
|| 卖方操作步骤 ||
建议企业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提货期限、违约金计算方式及争议解决条款,以降低法律风险。
薄束成灰杂质出错处理处置能力词汇表达断续电流房地产经纪人服务试验给油公共场所航海精益求精的计算模型劳厄对称性命名系统明显的缺陷磨革机颞骨后部的气体定量的柔弱性散体力学商业信用公司生物沼气制造场湿式静电除尘器瞬时交联索恩氏试验吞咽杂音外汇附加税未发汗石蜡未加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