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氮化法英文解释翻译、渗碳氮化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carbonitriding
分词翻译:
渗碳的英语翻译:
【化】 carburization
氮化法的英语翻译:
【机】 nitriding process
专业解析
渗碳氮化法(Carbonitriding)是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指在钢材表面同时渗入碳(C)和氮(N)原子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在保持工件心部韧性的同时,显著提升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工艺原理
- 介质与环境:将工件置于含有富碳(如甲烷、丙烷)和富氮(如氨气)的混合气氛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通常760-880°C)。
- 原子扩散:碳原子通过高温扩散渗入钢表层形成高碳层,同时氨气分解产生的活性氮原子同步渗入,形成碳氮共渗层。
- 淬火强化:后续快速冷却(淬火)使表层转变为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而氮的固溶进一步细化晶粒,增强表面强度。
二、核心优势
- 综合性能提升:比单一渗碳或渗氮能获得更优的耐磨性与抗咬合性。
- 处理温度较低:氮的加入降低工艺温度,减少工件变形风险,适用于精密零件。
- 效率较高:碳氮共渗速度通常快于单独渗氮。
三、典型应用领域
- 汽车工业:齿轮、凸轮轴等传动部件。
- 工具制造:钻头、冲压模具等需高表面硬度的工具。
- 航空航天:轴承、紧固件等对抗疲劳性能要求严格的零件。
权威参考来源:
- ASM International. ASM Handbook, Volume 4: Heat Treating.
-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5版)
网络扩展解释
渗碳氮化法是一种复合化学热处理工艺,结合了渗碳和渗氮的特点,通过同时向金属表面渗入碳和氮原子,形成高硬度的表面硬化层。以下是详细解释:
1.工艺定义与原理
渗碳氮化法属于渗碳处理的衍生方法,在高温(通常900-950℃)下,利用气体或液体介质分解出活性碳、氮原子,使其共同渗入工件表层。处理后需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以提升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2.适用材料与设备
- 材料:多用于低碳钢或低合金钢。
- 设备:与气体渗碳炉相同,无需额外装置。
3.性能优势
- 高表面硬度:结合碳、氮共渗,硬度可达HV950以上。
- 耐磨与抗疲劳性:表层形成碳氮化合物,耐磨性优于单一渗碳或渗氮。
- 变形控制:因后续淬火工艺,变形量较小。
4.与其他工艺的区别
- 渗碳:仅渗碳,适用于低碳钢,需高温处理(900-950℃)。
- 渗氮(氮化):仅渗氮,温度较低(500-600℃),适用于中碳钢,无需淬火。
- 碳氮共渗(氰化):与渗碳氮化法类似,但更侧重同时渗入碳氮,常用于提高综合性能。
5.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齿轮、轴承等需高耐磨性且承受冲击的零件。
提示:如需更完整的工艺参数或案例,可参考、4、5、6的原始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视肽保护电缆比色刻度尺插嘴除高斯器氮丙环大蒜电化电池电压波节低能量电路负压静脉搏惯性声抗虹膜肿记录价值筋膜缝术卡片转录器链烯氧基立构规整度煤桶梅宗讷夫氏绷带模块设计法拟诉弃权脓样的羟甲烟胺塞拉诺因子色度系统水栖的外消旋体微观销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