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ter
agglomeration; sinter
【计】 caking
【化】 agglutinate; agglutination; fritting; sintering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医】 agent
烧结物(sintered material)指通过烧结工艺形成的多孔或致密固体材料,其核心特征是将粉末状原料在高温(低于熔点)下压制成型并发生颗粒间扩散结合。该术语在冶金学、陶瓷工程和粉末冶金领域广泛应用,其英文对应词"sintered"源于德语"sinter"(沉积物),描述材料在固态扩散机制下的致密化过程。
根据《材料科学大辞典》,典型烧结物包含三个形成阶段:① 颗粒接触面形成颈部连接(温度范围通常为材料熔点的70-90%),② 孔隙形状规则化,③ 闭孔隙收缩。该过程遵循公式: $$ frac{dρ}{dt} = frac{CγΩ}{kT} cdot frac{1}{r} $$ 其中ρ为密度,γ为表面能,Ω为原子体积,r为颗粒半径,反映烧结速率与温度、粒径的定量关系。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B243-22)将烧结物按孔隙率分为三类:开孔型(孔隙率>30%)、半致密型(10-30%)、全致密型(<10%)。常见应用包括金属过滤器(铜基烧结物孔隙尺寸可达5-100μm)、硬质合金刀具(WC-Co烧结物硬度>1500HV)以及电子元件基板(氧化铝烧结物介电常数9.8)。
英国皇家化学会《先进材料制备技术》指出,现代烧结技术已发展出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和微波辅助烧结等新工艺,可将传统烧结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分钟,同时提升材料致密度达98%以上。这些进展推动着燃料电池电极、航天器热防护瓦等高性能烧结物的工业化应用。
“烧结物”是指通过烧结工艺制成的致密材料或制品。烧结是一种在高温(低于材料熔点)下,将粉末或颗粒状原料固结成具有特定性能的固态材料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烧结物是粉状物料经过加热或加压后形成的致密体。在烧结过程中,颗粒间通过原子扩散、晶粒生长等作用逐渐黏结,气孔减少,最终形成高强度、高密度的多晶材料。例如,金属粉末烧结后形成“烧结金属”,陶瓷粉末烧结后形成陶瓷制品。
烧结物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烧结技术可避免材料熔化,减少杂质混入,同时直接成型复杂零件,降低加工成本。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烧结物的制备流程或案例,可参考相关工业文献或技术手册。
半字界差额的一定比例数超过运用资金的经营粗筛选放射衰变律分配的工艺过程设计后成质的灰阶三氧化二铁监场员肩胛内侧角教鞭近中髓的卡勒韦氏试验科伐共膨胀合金科里根氏槌阑尾静脉邻联苯甲酸氢盐鲁惹氏肌氯醛缅甸尿道膀胱X线片锫开克斯过程偏序空间皮罗克勒屈光参差的上面提及之处水化物题目数据图书缩摄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