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枯唑英文解释翻译、噻枯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huanhua-018; Saikuzuo; Yekuzuo
分词翻译:
枯的英语翻译:
dried up; dull; unteresting; withered
唑的英语翻译:
【机】 carbazole; imidazole; iminazole; oxazole; pyrazole; thiiazole
专业解析
噻枯唑(Saisai Ku Zuo)是一种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在农业领域主要作为杀菌剂使用。以下是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的详细解释,结合专业资料进行说明:
一、基本定义与英文对应
- 中文名称:噻枯唑
- 英文名称:Bismerthiazol(国际通用名)
- 化学名称: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
- CAS号:[79387-15-0](化学物质唯一标识)
- 类别:噻二唑类杀菌剂
二、作用机制与用途
噻枯唑通过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与细胞分裂,干扰其能量代谢,从而高效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应用于:
-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 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itri)
其内吸性强,兼具预防和治疗效果,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农用杀菌剂之一。
三、安全性与规范
- 毒性:属低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 > 5000 mg/kg),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
- 残留限量:中国国家标准(GB 2763)规定水稻中最大残留限量为0.5 mg/kg。
- 环境风险: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对水生生物毒性较低,但需避免污染水源。
四、权威参考文献
- 《农药手册》(Pesticide Manual):收录噻枯唑的化学结构、作用谱及毒理学数据。
- 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信息与使用技术规范(来源: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 国家标准《GB 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FAO/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报告(JMPR):环境行为评估。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参考文献标注来源名称而非URL,确保内容符合(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实际引用时建议补充具体文献链接或官方数据库索引。
网络扩展解释
噻枯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以下为详细解释:
1.化学性质与结构
- 化学名称: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
- 分子式:$text{C}_5text{H}_6text{N}_6text{S}_4$,分子量278.34()。
- 结构特点:含噻二唑杂环结构,具有双氨基巯基官能团,增强其杀菌活性。
2.理化性质
- 外观:纯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原药呈浅褐色粉末()。
- 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
- 稳定性:化学性质稳定,熔点189~191℃()。
3.毒性及安全性
- 毒性等级:属低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3160~8250 mg/kg()。
- 生态安全:对鱼类安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4.主要用途与防治对象
- 防治病害:
-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
- 柑橘:溃疡病()。
- 作用特点:兼具预防和治疗效果,内吸性强,持效期10~15天()。
5.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 抗雨水冲刷:喷药后4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
- 残留限量:糙米中推荐残留限量为0.5 mg/kg()。
- 使用方法:水稻每亩用量2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喷雾()。
6.别名与开发背景
- 常见别名:叶青双、叶枯宁、川化-018等()。
- 开发历史:1985年由中国四川化工研究所首次申报专利()。
如需更详细的应用指南或化学数据,可参考搜狗百科()或农药产品说明书。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新蓝8GX瘢痕性脑回苯噻妥英钠币丙基醋酸别杠柳配基壁内丛抽查地灭通读出技术多拇畸形肥厚性输卵管炎甘露糖醛酸晷黑粪后继版本检修期甲戊酮机械类比电脑拒付者立式搪床理想集束绕射角日内瓦命名法容电载三碘苯氧丁酸石蛇床属算术电路体轴尾部减速机微热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