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irrevocable judgment
在汉英法律术语体系中,“不可撤销的判决”对应的核心概念为“final and binding judgment”(终局性判决),指经过法定程序后产生终局效力的司法决定。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终局效力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5条,当判决书送达当事人且上诉期满未提起上诉时,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库)。这种判决具有既判力(res judicata),禁止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再行诉讼。
程序完整性
该术语在《元照英美法词典》中被定义为“经过完整诉讼程序且不存在法定救济途径的司法决定”,强调已用尽上诉、再审等救济程序(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元照英美法词典》第5版)。
跨境承认标准
依据《海牙判决公约》第4.3条,不可撤销性是判决跨境承认与执行的核心要件,要求判决在作出国已具备强制执行效力(来源: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官网)。该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第24号指导性案例中亦被援引。
该术语区别于“interlocutory judgment”(中间判决),特指已终结诉讼程序的终局决定。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Rule 54(a)与我国《民法典》第188条均确立了此类判决的既判力时间效力范围。
不可撤销的判决是法律领域中的特定概念,主要涉及行政诉讼和民事法律行为两个层面,其核心含义及适用场景如下:
定义与性质
不可撤销的判决(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针对已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行政行为作出的合法性评判。它不直接撤销或变更原行政行为,而是通过确认其违法或合法来明确法律状态。例如,当行政行为已执行完毕或属于事实行为(如强制拆除)时,撤销已无实际意义,法院可通过确认违法进行否定性评价。
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若行政行为违法但无撤销内容(如已执行完毕),或撤销将损害公共利益,法院可判决确认违法。
适用情形
合同与法律行为
在民事领域,“不可撤销”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或法律行为(如要约),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例如,受欺诈方未在法定期限(通常1年或90天)内行使撤销权,则合同不可撤销。
法律后果
维度 | 行政诉讼确认判决 | 民事不可撤销行为 |
---|---|---|
对象 | 行政行为合法性 | 合同或民事法律行为效力 |
核心目的 | 法律评价,不改变行为结果 | 约束当事人履行义务 |
法律依据 |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 《民法典》相关条款 |
典型后果 | 可能引发国家赔偿 | 违约责任或继续履行 |
不可撤销的判决在行政诉讼中侧重于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否定,而在民事领域则强调法律行为的稳定性。两者均体现了法律对既成事实或公共利益的保护需求,但适用场景和法律效果存在本质差异。
报告利润并行调度筹谋者触叩诊刺榆定单点铥地下刊物多瞳法拉第屏干洗根由肱浅动脉过程文本单元过氯纶哈勒-鲍尔反应汉哈特氏侏儒症互载音像接收系统睑垂镜交付审判静止电位空位缺陷前奔性癫痫欠单犬蜱热电材料受宠若惊数字记号塔罗糖醇脱机操作模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