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球状化退火处理英文解释翻译、球状化退火处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spherodizing

分词翻译:

球状化的英语翻译:

【机】 spheroidization

退火处理的英语翻译:

【化】 anneal(ing)

专业解析

球状化退火处理(Spheroidizing Annealing)是一种针对高碳钢及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旨在通过将片状或网状碳化物转化为球状形态,改善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并降低硬度。该工艺的英文术语常译为"spheroidizing annealing treatment",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控制碳化物的形态分布,提升材料的延展性和切削性。

工艺原理与步骤

  1. 加热阶段:将钢材加热至略低于A1线(共析温度,约727℃)的温度区间,通常在700-760℃范围内保温10-20小时。
  2. 碳化物球化:通过长时间保温使渗碳体(Fe₃C)发生扩散重组,形成均匀分布的球状碳化物颗粒,其化学表达式为:

    $$ text{Fe}_3text{C} rightarrow text{球状Fe}_3text{C} + alphatext{-Fe(铁素体)} $$

  3. 冷却控制:采用炉冷或缓冷至500℃以下,避免二次碳化物析出。

应用领域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具钢(如T8、T10)、轴承钢(如GCr15)及冷作模具钢的预处理阶段。根据《ASM金属手册》记载,经球化退火的钢材硬度可降至180-220 HBW,切削效率提升30%以上。

材料性能影响

权威参考文献

  1.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ASM Handbook Volume 4: Heat Treating
  3. 《钢铁材料热处理技术规范》GB/T 16923-2008

网络扩展解释

球状化退火处理(简称球化退火)是一种针对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改变碳化物形态,优化材料性能。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原理

球化退火通过加热、保温和特定冷却方式,将钢材中的层状或网状碳化物转变为均匀分布的球状颗粒。这种组织称为球状珠光体,由铁素体基体和球状碳化物组成。


二、工艺过程

  1. 加热阶段

    • 温度范围:通常在临界温度(Ac1)以上20~30℃,部分高碳钢或合金钢可能调整至Acm-(20~30)℃。
    • 作用:使片状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并部分溶解碳化物。
  2. 保温阶段

    • 时间:2~4小时(视材料成分和尺寸调整)。
    • 作用:确保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
  3. 冷却阶段

    • 缓慢冷却:随炉冷却至500℃以下后空冷;
    • 等温冷却:快速冷却至Ar1以下温度等温处理(时间约为保温阶段的1.5倍),再缓冷至500℃。
    • 等温冷却可细化球化组织,提升均匀性。

三、核心目的

  1. 改善加工性能:降低材料硬度(如过共析钢硬度从HRC30-40降至HRC20以下),便于切削加工。
  2. 优化后续处理:为淬火提供均匀组织,减少变形和开裂风险。
  3. 消除网状碳化物:需在退火前通过正火工艺消除网状渗碳体。

四、典型应用材料


五、常见工艺方法

  1. 一次球化退火:加热至Ac1以上20~30℃后缓冷,适用于原始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的材料。
  2. 等温球化退火:保温后快速冷却至Ar1以下等温,周期短且组织均匀。
  3. 反复加热冷却法:在A1温度上下反复加热冷却2~3次,适用于工具钢。

六、组织转变特点

如需更详细工艺参数或案例分析,、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佛尔酮齿核橄榄束存储支持过程大胆陈述一项意见多降液管筛板二价原子二卤乙烯肺切开术封二附加寄存器杆状核中性白细胞枸橼酸铁奎宁光圈国际裁判赫林氏体横向指针后期加热检测管法禁忌证历史成本假设氯化丙基汞膜刀脑不全缺肢畸胎伤寒样疟疾使再度生效鼠伤寒沙门氏菌数组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