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酸英文解释翻译、青霉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penicillic acid
【医】 penicillic acid
分词翻译:
青的英语翻译:
black; blue; blueness; green; green grass
霉的英语翻译:
mildew; mold; mould
【医】 mildew; mold; mould
酸的英语翻译: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医】 acidum
专业解析
青霉酸(Penicillic Acid)是一种由特定青霉菌(如Penicillium cyclopium、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天然存在的有机酸类真菌毒素。其化学结构为3-甲氧基-5-甲基-4-氧代-2,5-己二烯酸,分子式为C8H10O4。在食品和农产品中,青霉酸可能因霉菌污染而存在,尤其在谷物、水果及其制品中需关注其潜在污染风险。
核心特性与影响:
-
生物活性与毒性
青霉酸具有抗菌活性,但因其细胞毒性可能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实验研究表明,长期或高剂量暴露可能引发肝肾损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3类致癌物(证据有限)。其毒性机制涉及抑制线粒体功能与诱导氧化应激。
-
存在与检测
常见于霉变的玉米、豆类、苹果等农产品中,在潮湿储存条件下易滋生产毒青霉菌。现代检测技术(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可精准定量食品中的残留量,各国食品安全标准对其限量有严格规定(如中国GB 2761规定部分食品中限量为50 μg/kg)。
-
汉英对照释义扩展
- 中文术语:青霉酸(qīng méi suān)
- 英文对应:Penicillic Acid
- 定义补充:一种由青霉菌分泌的呋喃酮类毒素,可通过污染食物链进入人体,需通过加工控制(如热处理)降低其风险。
权威参考文献: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真菌毒素的分类报告:
IUPAC Glossary of Mycotoxins
-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指南:
WHO Food Safety: Mycotoxins
-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食品污染物手册:
FDA Bad Bug Book: Penicillic Acid
注:以上链接为相关机构官网的有效入口,具体技术文档需在对应站点内检索关键词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青霉酸(Penicillic acid)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青霉毒素类化合物。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基本性质
- 化学式:C₈H₁₀O₄,分子量170.16。
- 来源:主要由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等真菌产生,常见于霉变的玉米、干豆等农产品及饲料中。
2.化学特性
- 结构特征:属于内酯类毒素,含多个不饱和键和氧官能团,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
- 理化参数:疏水参数(XlogP)1.5,熔点83-87℃,沸点约285.7℃。
3.毒性及危害
- 器官损伤:长期摄入可导致动物肝脏肿大、心肌细胞损伤及肾脏病变,抑制DNA合成甚至引发断裂。
- 致癌性:被证实具有潜在致癌性,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凋亡机制(如抑制caspase-8)发挥作用。
- 急性毒性:高剂量可引起心脏骤停,如抑制青蛙心肌离子通道导致停搏。
4.存在与污染
- 常见污染源:饲料中含量可高达2%,在潮湿储存条件下的谷物中广泛存在。
- 检测意义:作为食品安全和饲料卫生的重要监测指标。
5.研究与应用
- 医药研究:主要用于毒性机制研究,例如在体外模型中评估其对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
- 生物活性:作为聚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对开发抗菌或抗肿瘤药物具有参考价值,但实际应用受限。
青霉酸是一种高风险的真菌毒素,需通过控制农产品储存条件减少污染。如需更详细物化数据或检测方法,可参考化工百科或知网学术资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钢板金工保健机理编成法典程序抽样抽运过程出口签证更正刺头素段类型对一溴苯氨二苯基二联等孢子球虫放热性化合物混杂间质核甲状腺蛋白立即重算留验期理性认识离心搅拌机排代定律碰撞凝结清白无辜者热单位熔液静化上颌上的伸腿臀先露视网膜移位术调节剂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