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不法侵占英文解释翻译、不法侵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illegal encroachment

分词翻译:

不法的英语翻译:

illegitimacy; iniquity
【法】 malum in se; unlawful

侵占的英语翻译:

break into; invade and occupy; misappropriate; seize; steal; trench on
usurp on
【法】 arrogate; arrogation; convert; encroach; encroachment; malappropriate
malappropriation; misappropriate; misappropriation

专业解析

不法侵占(bù fǎ qīn zhàn)指未经合法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非法占有、控制他人财产或权益的行为。其核心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剥夺他人财产权益的行为。


一、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

  1. 主观要件

    行为人明知财产归属他人,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侵占行为。例如,擅自将代管财物据为己有或拒绝归还合法占有的他人财物。

  2. 客观要件

    • 行为非法性:违反《刑法》第270条或《民法典》相关规定,未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财产控制权。
    • 结果损害性:导致权利人丧失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或收益权。
    • 因果关系:损害结果直接由侵占行为引发。

二、汉英对照释义


三、法律后果与典型案例

  1.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70条,侵占数额较大或拒不归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五年徒刑。

    案例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67号(2018),行为人将代管车辆私自变卖,构成侵占罪。

  2. 民事责任

    权利人可主张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民法典》第235、238条)。若原物灭失,需按市场价值折价赔偿。


四、相关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70条明确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定义为侵占罪。

    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235条规定物权返还请求权,第238条界定侵害物权的赔偿责任。

    来源:中国政府网


五、与相似概念的区分

注:以上法律条款及案例来源均引自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具体适用需结合案情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非法侵占(或称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且拒不归还的行为。其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如下:

一、基本定义

根据《刑法》第270条,非法侵占的犯罪对象包括三类:

  1.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如委托保管的贵重物品);
  2. 他人的遗忘物(如遗落在公共场所的财物);
  3. 埋藏物(如他人埋藏的文物或财物)。

二、构成要件

  1. 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知财物属于他人,仍故意非法占有。
  2. 客观行为:
    • 对财物形成实际控制(如隐藏、变卖);
    • 经权利人要求后仍拒不归还或交出。
  3. 数额要求:需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具体金额由司法解释确定)。

三、法律后果

四、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五、诉讼程序

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需受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而非通过公安机关立案。


提示:若涉及具体案件,建议结合《刑法》条文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针对性法律意见。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蛋白A试验半乳糖醛酸酯还原酶勃拉克试验不和谐磨损成本意识打印字符发生器地大物博蝶鞍静脉环对数底恶意通谋分类比较程序构造函数关心的事骨圆凿海洋公约环硫火焰加热弯管甲磺氮┳脲监护人与第三者之间的诉讼监视者基本材料联合帐户内部编码尿嘧啶核平面熔接颧弓上缘平面生皮交织联结神经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