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average arrival rate
平均到达率(Average Arrival Rate)是排队论和服务系统分析中的核心指标,指单位时间内到达某服务系统的实体(如客户、数据包、任务等)数量的数学期望值。该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average arrival rate",常以符号λ表示。
在通信工程领域,平均到达率用于量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到达网络节点的频率。例如,某基站每秒接收150个数据包时,其到达率可表示为: $$ λ = frac{N}{T} $$ 其中N为到达总数,T为观测时长。
交通系统工程中,该指标可描述车辆到达收费站的平均频率。根据《现代交通流理论》记载,高速公路收费口的典型车辆到达率常服从泊松分布,其概率质量函数为: $$ P(k) = frac{e^{-λ}λ^k}{k!} $$ k表示指定时间段内到达的车辆数。
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显示,制造系统的平均到达率直接影响流水线平衡效率。麻省理工学院运营研究中心2024年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到达率超出服务率15%时,系统队列长度将呈指数级增长。
该参数在云计算资源调度中具有特殊应用价值。IEEE云计算期刊2023年刊载的研究证实,虚拟机任务到达率的准确预估可使服务器集群能耗降低22%-35%,引用自《分布式系统资源分配优化》。
平均到达率是一个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事件或对象到达某一系统平均数量的指标,具体含义因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排队论或服务系统中,平均到达率指单位时间内到达服务系统的平均顾客数。例如,若平均到达率为20人/小时,则相邻两个顾客到达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 text{间隔时间} = frac{1}{lambda} = frac{1}{20} , text{小时} = 3 , text{分钟} $$ (对应选项B)。
在电视观众分析中,平均到达率表示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接触某内容的目标观众比例。计算公式为: $$ text{平均到达率} = frac{text{每天接触度之和}}{text{天数} times text{目标观众推及人口}} times 100% $$ 例如,连续3天共有150万人观看某节目,目标观众人口为500万,则平均到达率为: $$ frac{150}{3 times 500} times 100% = 10% $$
若事件到达符合泊松分布,平均到达率可通过观测数据计算,公式为$lambda = frac{text{总到达数}}{text{总时间}}$(如每小时10次请求)。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场景的计算,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按比例平均传送符号错开的丁胺卡那霉素对方的证人和证据多半二氰合金酸钠俄歇效应干净的感应磁公正查找规则坏心眼滑节机头霍斯利氏油灰加载控制器净销售额与库存比例抗静电物肋骨体铝夹板模块化计算机脑营养不足内存凭提单提货齐姆森氏运动点器质性麻痹热爱市场金融失配损失双极型集成电路推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