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乙铅(四乙基铅)是含铅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质,英文名称为Tetraethyl Lead(缩写TEL),化学式为Pb(C₂H₅)₄。该物质由四个乙基基团通过碳-铅键与中心铅原子结合形成,分子量为323.45 g/mol,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汽油抗爆剂,四乙铅在1921年由通用汽车工程师Thomas Midgley Jr.实现工业化应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分解产生的氧化铅微粒降低发动机爆震,提升辛烷值,使汽车发动机压缩比提高20%-30%。但随研究证实,含铅汽油燃烧产生的铅颗粒会造成大气污染,并通过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系统损伤。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报告指出,儿童血铅浓度每升高100μg/L,智商平均下降4.7分。
由于毒性问题,四乙铅已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管控物质。美国环保署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淘汰含铅汽油后,每年避免约120万例早产儿死亡。现代汽油添加剂主要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无铅替代品。
四乙铅(又称四乙基铅)是一种有机铅化合物,具有以下特性:
物理性质
四乙铅为无色油状液体,略带水果香味。其分子量为323.44,密度1.64 g/cm³,沸点约200℃,具有高度挥发性(0℃即可蒸发),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及脂类物质。
化学性质
高温(>100℃)或紫外线照射下易分解,燃烧时迅速分解,与强氧化剂反应可能引发爆炸。化学式为Pb(C₂H₅)₄(或写作C₈H₂₀Pb),遇光可降解为三乙基铅。
毒性机制
四乙铅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吸收,在肝脏代谢为三乙铅、二乙铅及无机铅,经尿液排出。其脂溶性强,易蓄积于神经系统。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表现为“三低症”(低血压、低体温、低脉率)及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幻觉);慢性接触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防护建议
接触含四乙铅的汽油或相关作业需严格防护,避免吸入蒸气或皮肤接触。因剧毒性,现多数国家已禁用含铅汽油。
四乙铅曾广泛用于汽油添加剂,但因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自20世纪末逐渐被淘汰。目前主要用于特定工业领域,需遵循严格安全规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化学结构或毒理学数据,可参考化工或毒理学专业文献。
矮胖体型标记监视器玻璃哺乳动物的残料扯远的电子管截波电路底穴前囟线豆甾烯醇腹膜壁层干瞪眼杆菌性的脚形的结霜结扎法经营管理的培训卡片复孔机临危利润分享有价证券力学热疗法脉动算法美农宁G墨西哥包柔氏螺旋体母酶原内囊后脚农业化学琴状的认购公司债款容模的神经性循环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