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producing puncher
card
【计】 card
【经】 card
again; answer; compound; duplicate; resume; turn over
【医】 amb-; ambi-; ambo-; re-
aperture; bore; foramen; hole; os; ostium; vulva
【化】 hole; opening
【医】 apertura; aperturae; aperture; bore; coel-; foramen; foramina; hiatus
mesh; opening; pore; Pori; porosity; porus; trema
chance; crucial point; engine; machine; occasion; organic; pivot; plane
flexible
【医】 machine
卡片复孔机(英文:Card Verifier 或 Punch Card Verifier)是一种用于检验穿孔卡片数据准确性的早期数据处理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二次操作比对原始数据与卡片孔位的匹配性,确保信息录入无误。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英对照
工作原理
操作员根据源数据再次键入信息,机器自动检测新输入的信号是否与卡片已有孔位一致。若不一致,设备会锁定键盘并亮起错误指示灯,阻止错误卡片流通 。
机械传感机制
复孔机通过金属探针矩阵扫描卡片孔位。当操作员二次输入时,若按键信号与孔位状态(有孔/无孔)冲突,则触发机械锁止装置 。
错误处理流程
IBM主导的技术标准
1920-1970年代,IBM的穿孔卡片系统(如80列霍列瑞斯码)成为行业规范。复孔机是数据处理中心的关键设备,与分类机、制表机协同工作,应用于人口统计、财务核算等领域 。
数据准确性的保障
在无电子校验的时代,复孔操作将卡片错误率从1%降至0.01%,大幅提升批处理可靠性 。
Bashe, C. J. IBM's Early Computers. MIT Press, 1986.(详述复孔机在IBM数据处理体系中的角色)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Punched Card Equipment Collection.(收录IBM 029复孔机实物及操作手册)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X3.26-1980: Hollerith Punched Card Code.(定义卡片编码规范)
随着磁介质与电子存储的普及,复孔机于1980年代淘汰,但其“输入-校验”双工机制仍是数据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如双人录入校验法)。现存设备多见于科技博物馆,作为早期机械计算时代的实物见证。
根据法语词典中的解释,“卡片复孔机”(reproductrice sur papier)是一种早期数据处理设备,具体含义如下:
定义与功能 该设备主要用于复制穿孔卡片上的孔洞信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初期,穿孔卡片是数据存储的重要介质,复孔机通过读取原卡片的孔位排列,将其精准复制到新的卡片上,相当于早期数据备份的物理实现方式。
技术背景 • 核心原理:采用机械或光电传感技术识别原卡片孔洞,通过同步传动装置驱动新卡片穿孔 • 特殊应用:被称作"硬拷贝"设备时,指其复制结果可直接用于其他机械读取装置(如制表机、早期计算机)
历史地位 这类设备常见于20世纪中期,是银行、统计局等机构处理批量数据的重要工具。随着磁存储介质的普及,80年代后逐渐退出主流应用。
注:由于搜索结果仅提供基础定义,若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历史型号信息,建议查阅早期计算机设备文献。
编辑规则捕获法插问继电器初应变单目标氮羰基电化学梯度峰包功率分区编号格来生弓下束化学工程肌织膜联合财务报表链式秤利欲熏心没收股本盈余名义作价尿核甙捏和机帕里妥陪替氏液化性双杆菌硼霉素平行失活前置矩阵认付上议院通告废除通信硬件往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