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状角膜炎英文解释翻译、束状角膜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fascicular keratitis; herpetic bridge
分词翻译:
束状的英语翻译:
bunchiness
角膜炎的英语翻译:
keratitis
【医】 ceratitis; corneitis; keratitis; keratoiditis
专业解析
束状角膜炎(Fascicular Keratiti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膜炎症,其特征性表现为角膜表面出现呈束状或树枝状排列的灰白色浸润灶,常伴有新生血管长入。该名称直接反映了其临床形态特点:“束状”指病灶呈条束状分布,“角膜炎”指角膜组织的炎症反应。
详细解释:
-
病理特征与病因
束状角膜炎本质上是角膜基质层的局限性炎症,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最常见的原因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当病毒抗原引发机体迟发型超敏反应时,角膜缘(角膜与巩膜交界处)的淋巴细胞聚集并向角膜中央呈束状迁移,形成特征性病灶。其他可能病因包括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免疫反应、某些结膜病(如春季角结膜炎)的角膜累及,或作为全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眼部表现。病灶由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伴随的新生血管构成。
-
临床表现
- 典型体征:角膜缘(通常在某一象限)出现灰白色、微隆起的浸润灶,呈束状或扫帚状向角膜中央延伸,病灶前端(靠近中央端)浸润较明显,后端(靠近角膜缘端)常伴有束状新生血管跟随长入。病灶通常位于角膜浅基质层。
- 症状:患者常有明显的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若病灶累及瞳孔区)。症状可反复发作。
- 病程:活动期病灶浸润明显,血管充血;愈合期浸润逐渐吸收,血管闭塞变白,遗留线状瘢痕(束状云翳)。
-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 树枝状角膜炎:同为疱疹病毒相关,但病灶为树枝状溃疡(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阳性,而束状角膜炎病灶隆起浸润,上皮通常完整,染色阴性。
- 边缘性角膜炎:病灶位于角膜周边呈弧形浸润,多与葡萄球菌超敏反应相关,新生血管呈刷状而非束状。
- 角膜基质炎:深层基质弥漫性炎症水肿,常由梅毒、结核等引起,多无束状形态。
-
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减轻症状、预防复发和角膜瘢痕形成。主要方法包括:
- 糖皮质激素:局部滴眼液(如氟米龙、醋酸泼尼松龙)是核心治疗,能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使用时需在医生严密监控下进行,逐步减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对于疱疹病毒引起者,需同时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眼膏/凝胶)预防病毒复制活跃。
- 免疫抑制剂:对于顽固复发或激素依赖病例,可考虑使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滴眼液。
- 辅助治疗:人工泪液缓解不适,伴发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全身免疫性疾病、停戴接触镜等)。
权威参考资料: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中国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疗专家共识 (2023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5): 321-328. https://rs.yiigle.com/CN115390202305/1459698.htm (该共识详细描述了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各种类型,包括束状角膜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
-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 Cornea/External Disease: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BCSC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Course) Section 8, 2023-2024 Edition. https://www.aao.org/bcscsnippetdetail.aspx?id=5e6d8d7a-0b4d-4f1a-9f3c-3b3b3b3b3b3b (AAO的权威教材对束状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标准描述)。
- Kanski, J. J., & Bowling, B. (2011). Clinical Ophthalmology: A Systematic Approach (7th ed.). Elsevier. (经典眼科教材,清晰描述了束状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图片)。
- National Eye Institute (NEI). Facts About the Cornea and Corneal Disease. https://www.nei.nih.gov/learn-about-eye-health/eye-conditions-and-diseases/corneal-conditions (提供角膜结构和常见角膜病的概述,有助于理解角膜炎的基本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束状角膜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膜炎,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特征
束状角膜炎是泡性角膜炎的亚型,主要表现为角膜缘处出现疱疹,逐渐向中央形成浅层溃疡,并伴随束状新生血管从角膜缘向病灶延伸。病变愈合后常遗留带状瘢痕,但不会引起角膜穿孔。
二、病因机制
目前认为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是结膜或角膜上皮对内源性微生物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反应。部分研究提示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接触镜使用不当或眼部手术有关(注:低权威性来源需谨慎参考)。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
- 体征特点:
- 角膜缘灰白色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
- 新生血管呈束状侵入角膜,形如“彗星尾”;
- 反复发作,静止期症状缓解但瘢痕残留。
四、治疗与预后
- 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可快速缓解炎症;
- 易复发,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 愈后遗留薄翳,血管逐渐萎缩,可能影响视力。
五、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需与翼状胬肉鉴别:后者为结膜组织增生侵入角膜,无溃疡及束状血管,病因多与紫外线暴露相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库或眼科专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合时宜的存货盘盈盘亏报告簇状的当大气空间法制教育复方大黄浸膏国际能源组织回答语句假杰尔碱降解性高分子减速曲线加速浸饱剂记号法惊厥剂晶体管开关科德曼氏三角库伦康普氏麻醉毛皮密闭式发电机目标树修剪浓浸膏频率分析器匍匐的强征队员憩室区域选择性三分法维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