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疏水色谱英文解释翻译、疏水色谱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ydrophobic chromatography

分词翻译:

疏水的英语翻译:

【化】 drain(age)

色谱的英语翻译:

【计】 colour spectrum
【化】 chromatogram

专业解析

疏水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表面疏水特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技术。其英文名称直译为"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在蛋白质、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纯化中具有重要应用。

原理与定义 疏水色谱通过固定相(如苯基或丁基修饰的树脂)与目标分子疏水区域的可逆结合实现分离。在高盐浓度缓冲液中,蛋白质疏水基团暴露,与色谱介质结合;降低盐浓度时,疏水作用减弱从而实现洗脱(来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核心要素

  1. 疏水配体:常见苯基、辛基等烷基链修饰基质
  2. 盐析效应:硫酸铵等盐类增强疏水相互作用
  3. 温度敏感性:20-25℃为最佳作用温度范围
  4. pH影响:中性条件(pH 6-8)最利于结合

典型应用

技术优势 该技术保持生物活性方面优于离子交换色谱,特别适用于:

(参考文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书籍库《Protein Chromatography》章节;GE Healthcare生命科学部门技术文档)

网络扩展解释

疏水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是一种基于分子疏水作用差异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纯化与分析。以下从原理、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原理

疏水色谱通过样品分子表面的疏水区域与固定相(色谱填料)的疏水配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分离。其核心机制包括:

2.技术特点

3.应用领域

4.历史发展

疏水色谱的概念最早由Tiselius于1948年提出,1970年代随着固定相技术的改进(如琼脂糖凝胶键合短烷基链)得以实际应用。1980年后,其机理和分离规律被深入研究,成为生物分离领域的常规技术之一。

疏水色谱凭借其温操作条件和高效的分离能力,成为蛋白质纯化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盐浓度调控疏水作用,兼具高分辨率和生物相容性优势。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瓣膜性回流变化分析不良少年电汇银行卖价电晶体逻辑点破电子设备转换器的短路回馈导纳分布工数据库计算机芬克氏试验钢绳滑轮感胶液晶海关检查员喉神经襞记录结束间隙连续区硫化亚铬理想二极管律免费驳运幂数的陪伴机理色层析法山道年肟实体镜检查实习办事员锶Sr私诉四相点调适性系统通用网络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