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疏水色譜英文解釋翻譯、疏水色譜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ydrophobic chromatography

分詞翻譯:

疏水的英語翻譯:

【化】 drain(age)

色譜的英語翻譯:

【計】 colour spectrum
【化】 chromatogram

專業解析

疏水色譜(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是一種基于生物分子表面疏水特性差異進行分離的液相色譜技術。其英文名稱直譯為"疏水相互作用色譜",在蛋白質、抗體等生物大分子純化中具有重要應用。

原理與定義 疏水色譜通過固定相(如苯基或丁基修飾的樹脂)與目标分子疏水區域的可逆結合實現分離。在高鹽濃度緩沖液中,蛋白質疏水基團暴露,與色譜介質結合;降低鹽濃度時,疏水作用減弱從而實現洗脫(來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核心要素

  1. 疏水配體:常見苯基、辛基等烷基鍊修飾基質
  2. 鹽析效應:硫酸铵等鹽類增強疏水相互作用
  3. 溫度敏感性:20-25℃為最佳作用溫度範圍
  4. pH影響:中性條件(pH 6-8)最利于結合

典型應用

技術優勢 該技術保持生物活性方面優于離子交換色譜,特别適用于:

(參考文獻: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書籍庫《Protein Chromatography》章節;GE Healthcare生命科學部門技術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疏水色譜(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是一種基于分子疏水作用差異進行分離的色譜技術,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的純化與分析。以下從原理、特點和應用等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原理

疏水色譜通過樣品分子表面的疏水區域與固定相(色譜填料)的疏水配基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分離。其核心機制包括:

2.技術特點

3.應用領域

4.曆史發展

疏水色譜的概念最早由Tiselius于1948年提出,1970年代隨着固定相技術的改進(如瓊脂糖凝膠鍵合短烷基鍊)得以實際應用。1980年後,其機理和分離規律被深入研究,成為生物分離領域的常規技術之一。

疏水色譜憑借其溫操作條件和高效的分離能力,成為蛋白質純化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在于通過鹽濃度調控疏水作用,兼具高分辨率和生物相容性優勢。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