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mmer vacation
"暑假"是汉语中表示夏季长假的复合名词,由"暑"(炎热季节)和"假"(休息时段)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该词特指"学校在夏季安排的较长假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17版)。英文对应词"summer vacatio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被定义为"a period of time in the summer whe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re clos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9版)。
从教育学角度,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暑假时长通常为6-8周,主要功能是避免酷暑天气对教学的影响,同时为师生提供身心恢复周期。这种制度设计可追溯至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首次提出的"夏假"概念,后经1950年《教育部关于各级学校暑寒假暂行规定》正式确立(中国教育档案馆藏文件)。
该词在跨文化交际中需注意语境差异。相较于欧美国家常见的12周暑假,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假期设置更注重与农业节气、传统节日的衔接。在语用层面,"暑假"常与"补课""社会实践""夏令营"等短语形成搭配,反映当代中国教育生态的特殊性。
“暑假”指学校在夏季安排的长期假期,是学生和教师用于休息、调整的重要时段。具体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时间范围
北半球国家通常安排在7月至8月(持续1-3个月),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在12月至次年1月。中国中小学暑假多为7月中旬到8月底,大学可能更长。
起源背景
最初与农业社会相关,夏季需劳动力协助农作;19世纪欧美教育体系规范化后,逐渐形成制度,兼顾避暑需求与教学节奏调节。
现代意义
全球差异
日本暑假较短(约1个月),欧洲部分地区仅6周,而热带国家如新加坡可能将假期分散为多个短假以应对全年高温。
相关概念延伸
与“寒假”形成学年周期,部分国家还有“春假”;近年出现“暑校”等补充学习形式,反映假期功能的多样化演变。
被覆窗框定货簿低熔铸牙多机刚果红庚酸光度分析弧光灯加速度多边形甲状腺肿切除术极性溶剂赖斯纳氏膜理想晶体氯化正亚铁马克劳德压力计民事责任木版画欠缺约因鞘突切槽锯床气体常数人权日三角束声泪俱下识别码十人执政团体中的一人斯托乏素通知付款脱水苯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