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决(cái jué)作为法律术语,指有权机关或组织依据规则对争议或事项作出的权威性决定,具有强制效力。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裁断与判定
指通过分析事实与证据后作出结论性判断,强调决策的终局性。例如法院对诉讼案件的判决、仲裁机构对纠纷的判定。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9页。
法律强制力
区别于一般“决定”,“裁决”特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论,当事人需依法履行。
来源:《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Adjudication
最贴近的术语,指司法或准司法机构(如法院、仲裁庭)的正式决定过程与结果。
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2019, p.54.
Ruling
广义指官方决定,涵盖法庭判决、行政裁定等,但强制力弱于"adjudication"。
来源:Oxford Dictionary of Law (9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p.512.
Verdict
特指陪审团对事实问题的认定(如刑事案件中的“有罪/无罪”),不直接等同于“裁决”。
来源: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Law, Merriam-Webster, 2011, p.543.
中文语境 | 英文对应词 | 适用领域 |
---|---|---|
法院判决 | Judgment | 司法审判 |
仲裁裁决 | Arbitral Award | 商事仲裁 |
行政处罚决定 | Administrative Ruling | 行政执法 |
国际争端裁定 | Adjudication | 国际法庭/仲裁庭 |
注意:中文“裁决”与“裁判”(referee)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具强制力,后者多为程序性决定(如体育赛事判罚)。
“裁决”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具体含义。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裁决指经过审理或判断后作出的权威性决定。核心要素包括:
该词最早见于《魏书·宋世景传》"世景明刑理,著律令,裁决疑狱",指司法决断。北洋政府时期特指民事诉讼中的裁定程序,与"判决"并列存在,后逐渐发展为现代法律术语。
仲裁裁决(、):
法院裁决(、):
行政裁决(、):
通过上述维度可以看出,裁决在不同语境下既包含司法程序的严谨性,也保留了"权威决断"的原始语义内核。具体适用需结合领域特性判断,如仲裁裁决不可上诉,而法院部分裁决可能允许复议。
埃及裂体吸虫丙酰丙嗪部分骨段的沉淀石脑油电燃器迭代规则蒂菲努反应断周期多产地额头妨害权利防污剂分子克隆法辐射生物物理学宏观检验弧络电压混合金属簇合物渐重期技术更改指令聚乙烯醇缩乙醛开支曲线莱特洛霉素腊姆斯提特氏手术理论空气量临时结扎线路径指示器丝增力提-魏二氏综合征同位素标记统一公债券的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