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bipolar transistor
【医】 twin pole
model; mould; type
【医】 form; habit; habitus; pattern; series; Ty.; type
【经】 type
transistor
【计】 MOS transistor; npn
【化】 transistor
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是一种利用两种载流子(电子与空穴)参与导电的三端半导体器件,通过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电流,具有电流放大功能。其名称“双极”强调电子与空穴两种极性载流子共同参与导电机制。
结构组成
BJT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形成两个PN结:
根据掺杂类型分为NPN型与PNP型(见图1)。
放大原理
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
$$ I_C = beta I_B $$ 其中 (beta) 为电流放大系数(典型值100–1000)。
参数 | 符号 | 物理意义 | 典型范围 |
---|---|---|---|
电流放大系数 | (beta) | 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比 | 100–1000 |
特征频率 | (f_T) | 电流增益降至1时的频率 | 1 MHz–100 GHz |
击穿电压 | (BV_{CEO}) | 基极开路时集-射极间耐压 | 20 V–1000 V |
饱和压降 | (V_{CE(sat)}) | 深度导通时集-射极间压降 | 0.1 V–0.3 V |
特性 | BJT | FET |
---|---|---|
载流子类型 | 电子与空穴(双极) | 单一载流子(单极) |
控制方式 | 电流控制((I_B)) | 电压控制((V_{GS})) |
输入阻抗 | 低(kΩ级) | 高(GΩ级) |
开关速度 | 中等(受电荷存储限制) | 高(无少数载流子积累) |
施敏(S. M. Sze)著,详述BJT载流子输运模型与频率特性 。
IEEE 255-1963规范BJT符号与测试方法(IEEE Xplore)。
《半导体制造技术》强调基区厚度控制对(beta)的影响 。
注:实际应用中,BJT因驱动简单、跨导高等特点,仍广泛用于功率放大与高速开关领域,但高频场景正逐步被GaN HEMT等器件替代。
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简称BJT)是一种通过两种极性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导电的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特性 | BJT | FET |
---|---|---|
控制方式 | 电流控制((I_B)) | 电压控制((V_{GS})) |
输入阻抗 | 低(千欧级) | 高(兆欧级) |
功耗 | 较高 | 较低 |
响应速度 | 快(适合高频) | 较慢 |
双极型晶体管以高增益和快速响应著称,但功耗较高;适用于需要精密放大或高速开关的场景,如音响系统、射频通信等。
暗期反应保除箱标准提单吃素抽样数据系统弹石游戏电子的独辟蹊径防锈剂夫或妻夫沙芬净公开审判原则亨-吉二氏法祸端检查错误节点的后代胫腓近侧关节井然机器制造硫醇类能量利用率平音的声嘶私人法律顾问填充位体内沉积物筒式煅烧炉同位素稀释法外分泌的网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