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公开审判原则英文解释翻译、公开审判原则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rinciple of public opening

分词翻译:

公的英语翻译:

fair; general; impartial; public; public affairs
【机】 male

开的英语翻译:

unclose
【化】 carat
【医】 carat

审判的英语翻译:

adjudgement; adjudgment; judgement; justice; trial; try
【法】 hearing trial; hold court trial; sit in judgement; trying

原则的英语翻译:

fundamental; principle; tenet
【医】 principle
【经】 general principles; principle

专业解析

公开审判原则(Principle of Public Trial)是中国司法制度的核心准则之一,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向社会公开,允许公民旁听、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并以判决书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案件信息。该原则旨在保障司法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1.法律定义与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条及《民事诉讼法》第134条,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法定例外情形外,所有案件均须公开审理。宪法第125条进一步规定,审判公开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基础。英文法律文献中常表述为“public trial”,强调程序开放性与公众知情权(《元照英美法词典》,2020年版)。

2.核心要素

3.实践意义

公开审判通过提升司法透明度,增强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同时倒逼法官提升专业素养。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超1.4亿份文书,成为全球最大的司法公开平台之一(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公开审判原则是司法制度中的核心原则,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除法定例外情形外,均向公众开放,接受社会监督。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定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条和第188条,公开审判包含两方面:

  1. 过程公开:允许公民旁听、记者报道,但法庭评议环节不公开;
  2. 结果公开:无论是否公开审理,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二、具体要求

法院需履行以下程序:

  1. 开庭前3日公布案由、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2. 保障旁听权,不得无故限制公民或记者参与;
  3. 宣判时需公开判决内容及理由。

三、例外情形(不公开审理)

以下案件可不公开审理:

  1. 国家秘密案件:如涉及军事、外交等机密;
  2. 个人隐私案件:如性犯罪、家庭隐私纠纷;
  3. 未成年人案件:
    • 14-16周岁:一律不公开;
    • 16-18周岁:一般不公开;
  4. 商业秘密案件:需当事人主动申请。

四、法律意义

  1. 保障司法公正:通过社会监督减少暗箱操作;
  2. 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公众对判决的信任度;
  3. 普法教育功能:通过公开审理传播法律知识。

五、法律依据

主要规定于《刑事诉讼法》第11条、第152条、第163条及第188条,明确公开审理为原则,例外情形需严格限定。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案件是否适用公开审判,可参考《刑事诉讼法》或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