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hromatophilia; chromophilia
“嗜染性”是生物学与组织学中的专业术语,指特定细胞或组织成分对染色剂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特性。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hromatophilia”或“chromophilia”(由希腊词根“chromato-”色彩和“-philia”喜好构成)。
学术定义与分类
该概念源于19世纪组织染色技术发展,描述细胞结构(如神经元尼氏体、腺细胞颗粒)在特定染色条件下的着色倾向。根据染色剂类型差异,可细分为:
临床应用
在病理诊断中,嗜染性特征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淋巴细胞的异嗜性抗体检测,或肿瘤细胞的异常染色反应分析。2018年《组织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期刊研究指出,嗜染性变化可作为早期细胞癌变标记物(DOI:10.1007/s00418-018-1652-2)。
参考来源
嗜染性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细胞或组织结构对特定染色剂具有较强亲和力、易被着色的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核心概念
嗜染性描述的是某些细胞成分(如细胞质、颗粒或纤维)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被染料选择性结合的现象。这种特性与细胞本身的化学组成、电荷分布等密切相关。
英文对应术语
其英文翻译为chromophilia 或chromatophilia,两者为同义词,均强调“对颜色的亲和性”。
应用场景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嗜酸性”“嗜碱性”等术语区分,后者特指对特定pH值染料的亲和性(如苏木精-伊红染色),而嗜染性涵盖更广泛的染色选择性。
保证金存款冰点测定超显微术促生长素释放因子碘代山仑酸钙赋值拱肩规则库甲状腺固定术晶间试验烤瓷充填快速选择器链接的冒犯的尿道旁炎片绕电闪千位容电的溶肌肉的肉乌头硷舌向错位石灰需要量石英纤维秤受益值说起套管天线通量分布同位素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