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exadecane dicarboxylic acid
sixteen
【化】 palmic acid
carbon
【化】 carbon
【医】 C; carbon; carboneum
【机】 ***ster; ***sterase
十六碳二酯(Hexadecanedioate Diester)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化学解析
一、核心定义与化学本质
十六碳二酯指由十六碳二羧酸(Hexadecanedioic acid,分子式 HOOC-(CH₂)₁₄-COOH)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的双酯化合物。其通式可表示为R¹OOC-(CH₂)₁₄-COOR²,其中 R¹/R² 代表烷基(如甲基、乙基等)。该名称直译为 "Hexadecanedioate Diester",其中:
二、术语结构与命名规则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法:
示例:若与乙醇成酯,则称"己二酸二乙酯"(Diethyl hexadecanedioate),但需注意标准命名中 "hexadecanedioic acid" 的俗名为"Thapsic acid"(十六烷二酸)。
三、典型性质与应用领域
四、权威文献参考
五、安全与规范注释
该类化合物需符合《GB 9685-2016 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标准》及欧盟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对酯类迁移量的限制要求,工业使用时应进行毒理学评估。
来源说明:以上内容综合化学命名标准、材料学文献及工业应用指南,主要参考:
“十六碳二酯”是一个化学术语,需从结构和应用两方面解析:
十六碳
指化合物主链含有16个碳原子。根据的标注“C16:0”,表明是饱和十六碳结构(即棕榈酸结构,无双键)。
二酯
指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团(-COO-)。酯基通常由羧酸与醇缩合形成,例如乙二醇二棕榈酸酯的结构为:
$$
CH_3(CH2){14}COO-R-OOC(CH2){14}CH_3
$$
其中R为连接两个酯基的短链(如乙二醇的-CH₂CH₂-)。
英文翻译为“hexadecane dicarboxylic acid”,实际对应的是十六烷二羧酸(HOOC-(CH₂)₁₄-COOH),属于二羧酸而非二酯类化合物。可能为翻译误差,正确英文应为“hexadecane diester”或具体名称(如“dihexadecanoate”)。
根据信息,十六碳二酯(C16:0)作为标准品用于实验室分析,可能与以下用途相关:
若需精确结构信息,建议通过核磁共振(NMR)或质谱(MS)分析标准品数据,或查阅化学数据库(如SciFinder)。
仓库堆存费差异备份唇间擦烂大麦单价菌苗独幕剧腓肠肌嵴蜂巢炉焦炭公尺原器工作标准物质过渡元素加法定律简单链间接故意接触端位移拷贝操作科赫瓶空白纸带卷临界阻尼振荡流行性霍乱梨形的脉冲输送判决通知三尖牙数字符号死菌接种提供证据的责任同流换热未定义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