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包交換數據傳輸服務英文解釋翻譯、包交換數據傳輸服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acket switched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

分詞翻譯:

包交換數據的英語翻譯:

【計】 packet switching data network

傳輸服務的英語翻譯:

【計】 transmission service

專業解析

包交換數據傳輸服務(Packet-Switched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是通信網絡中基于分組交換技術實現數據傳輸的核心模式。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Packet Switching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其核心特征是将數據分割為獨立尋址的傳輸單元(數據包),通過動态路由機制實現高效傳輸。

從技術原理分析,該服務依托三個核心機制:

  1. 分組封裝:應用層數據按RFC 1180标準被封裝成包含首部(Header)和載荷(Payload)的數據包,首部包含目标地址、序列號等控制信息;
  2. 統計複用:根據IEEE 802.3标準,多個通信會話共享物理信道,通過流量整形算法優化帶寬利用率;
  3. 自主路由:每個數據包依據網絡實時狀态獨立選擇傳輸路徑,這種分布式控制架構最早見于Paul Baran的RAND研究報告(1962年)。

與傳統的電路交換相比,包交換服務具有顯著優勢。根據Andrew Tanenbaum《計算機網絡》第五版的量化分析,在突發性數據流量場景下,包交換的線路利用率可達電路交換的3-5倍。這種效率優勢使其成為現代互聯網的基礎架構,國際電信聯盟ITU-T X.25建議書對此有詳細技術規範。

典型應用實例包括:

該技術的标準化進程經曆了三個階段:1966年美國NPL實驗室的初期試驗網絡、1976年X.25協議的正式商用化、1995年IETF确立IP協議為全球标準。當前發展趨勢體現在IETF RFC 9000定義的QUIC協議中,實現了用戶态包交換與加密傳輸的深度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

包交換數據傳輸服務是一種基于分組交換技術的數據傳輸方式,其核心是将數據分割為多個獨立傳輸的單元(稱為“包”或“分組”),每個包包含目标地址和源地址信息,通過網絡動态路徑傳輸,最終在目的地重組為完整數據。

主要特點與工作機制:

  1. 數據分割與重組
    發送端将完整數據分割為固定或可變長度的包,每個包頭部包含地址、序號等控制信息。接收端根據序號重新排序組合,恢複原始數據。

  2. 動态路徑選擇
    包在網絡中通過交換節點(如路由器、交換機)獨立傳輸,每個節點根據實時網絡狀況選擇最優路徑,避免了傳統電路交換的固定鍊路占用問題。

  3. 資源高效利用

    • 線路共享:多個通信會話可複用同一鍊路,提高帶寬利用率。
    • 容錯能力:單個鍊路故障時,包可通過其他路徑傳輸,增強網絡可靠性。
  4. 適用場景
    適用于互聯網(IP網絡)、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等對實時性要求較低但需高可靠性的場景。

與電路交換的對比:

特性 包交換 電路交換
資源占用 動态共享鍊路 固定獨占鍊路
傳輸延遲 可變(受網絡負載影響) 固定低延遲
容錯性 高(多路徑可選) 低(依賴單一鍊路)

提示:包交換是現代互聯網的基礎技術,例如TCP/IP協議即基于此實現。若需更詳細技術标準,可參考計算機網絡相關教材或RFC文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無煙煤飽和電流區補償性資金融通車葉草苷穿流效應二尖瓣區反平行曲柄福利佩斯服役獎章鈣铌钽礦高位油罐工業化過程通信果螨屬紅細胞成熟因子交叉點連接急性妄想狂狂躁的鍊鎖聚合卵睾體排膽劑羟丁卡因輕蘇打乳汁溢出伸縮率濕劑石墨推承環體型網格結構推斷